网站首页
新医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医新闻 -> 正文

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助力“健康新疆”建设

发布日期:2025-08-14  点击量:

近日,新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利用暑期时间,联合学校相关部门及学院,精心组织了“健康新疆”基层医疗卫生实践调研与社会实践研修活动,用脚步丈量大地,用专业守护健康,为服务基层群众健康、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贡献了新医力量。

“健康新疆”调研:

察民生实情,探基层医疗建设新成就

7月17日至24日,新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公共卫生学院,组建由38名教师组成的调研队伍,前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哈密地区、和田地区开展“健康新疆”基层医疗卫生实践调研。此次调研采取实地考察、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累计走访地州市卫健委和地、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30余个,召开各类座谈会16场,入户走访基层家庭20余户。

前期,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安排,成立暑期“健康新疆”实践调研领导小组,制定实践调研工作方案,组建4个调研小组,设计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对接四个地州的卫生健康委员会沟通调研具体事宜,确保暑期调研工作顺利实施。

调研中,实践团队围绕“健康新疆”行动规划实施现状、医疗卫生服务中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实践、新疆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中的新疆医科大学实践研究和扎根基层的优秀新医校友等四个调研主题,聚焦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党建与医疗业务融合、“健康新疆” 战略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点内容开展深度调研。

队员们深入基层,走访收集了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的优秀校友,他们的典型事迹不仅是个人职业选择的写照,更是我校近70年来育人成果的集中展现,他们像一粒粒坚韧的种子,踏遍天山脚下的村村落落,走进草原牧场的家家户户,用听诊器聆听百姓的心跳,在基层的土壤里扎下深根,用处方笺写下健康的承诺,成为基层健康防线中最坚实的力量。

近70年来,学校累计培养的医疗卫生人才成为守护新疆群众健康的中坚力量。本次通过实地走访和跟踪访谈,收集新疆医科大学近70年来优秀校友基层就业典型案例,形成示范性案例集系统展示学校在新疆基层医疗人才培养领域的突出成效和学校的社会服务影响力,激励更多新医学子投身基层医疗卫生事业。

在调研中师生们了解到,四地州均通过上级医院牵头组建了医共体,实现了检查结果互认、专家定期坐诊等,有效提升了基层诊疗能力。“互联网+健康管理”平台等创新方式,极大优化了医疗服务流程,提高了基层群众就医便捷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基层正有序推广,在满足各民族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要方面迈出了一大步。特别是,医疗服务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多地通过跨区域医疗协作、援疆专家与本地医护人员共同救治患者、开展义诊等方式,既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满足了基层群众的就医需求,又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各民族亲如一家、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情感纽带坚不可摧。

博州研修:

汲戍边伟力,淬炼育人初心使命

7月24日至3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学工部、研究生学院及和田地区3所职业院校,组建44人研修队伍前往博州党校举办新疆医科大学思政课教师研修班,活动通过理论授课、实地考察、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使师生们深化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

专题授课强根基

深化民族团结理论认知

学员们认真听取了两场专题讲座,《汲取爱国戍边史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系统梳理新疆各民族爱国戍边历史,强化"五个认同"教育;《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课程详细解读兵团精神的时代内涵,展现其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实地教学悟精神

感受戍边卫士家国情怀

实践团队先后参观了博尔塔拉爱国戍边主题教学馆和博州博物馆,通过珍贵文物和史料深刻感悟戍边精神。在卡昝河边境警务站,"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阿思里别克讲述的戍边故事让师生们深受感动,大家切身感受到新时代戍边人的责任担当。

乡村振兴看实践

探寻民族团结发展路径

实践团队走进第五师双河市,学习兵团精神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生动实践,同时走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定吉格村,调研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实地考察,师生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开放发展观成就

见证新疆地区崭新面貌

在阿拉山口市和精河县,实践团队实地参观了阿拉山口市中心展馆、跨境电商产业园、综合保税区区、精河国际公铁物流园,深入了解了“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切身感受新疆开放发展活力与数字经济潜力,在精河县枸杞产业公司,队员们调研精河枸杞产业发展情况,见证特色产业带动群众致富的生动实践,这些考察为师生们理解新疆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提供了鲜活案例。

新疆医科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深入基层一线,收集了新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实践、爱国戍边历史、兵团精神传承、新疆开放成就等一手素材和典型案例,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新动力,这些鲜活素材将有效转化为思政课教学资源,为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增强育人实效提供有力支撑。今后,学校将充分运用本次实践成果,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努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