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每年有3000余名医学人才从新疆医科大学毕业,走向全疆乃至全国的医疗战线。(2019年6月18日摄) 韩亮/摄影

新疆医学院老大门。(新疆医科大学供图)
今昔新疆医科大学
出版日期:2019-08-03 A01版●要闻 新疆日报□本报记者
韩 亮摄影报道
1954年3月,乌鲁木齐医学中心区(新疆医学院前身)开始筹备建设工作。此前,新疆没有从事医学教研的高级知识分子,国家及时从全国各地抽调教学、医疗等方面的技术骨干支援乌鲁木齐医学中心区。
1956年9月1日,大学部正式开课。1962年,乌鲁木齐医学中心区医疗系第一期、第二期共189名学生相继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结束了新疆没有自己培养的各民族高级医药卫生人才的时代。
1987年新的基础教学大楼盖好了后,教学条件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实验室更新了一批实验设备。有电子显微镜、超速离心机等,为教学提供了很大便利。
7月18日,今年71岁的新疆医科大学退休教授张建龙说:“我是工农兵学员,1976年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1979年又在新疆医学院读了病理生理学的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在基础医学部任教。当时的新疆医学院只有8栋供教学、办公等使用的苏式建筑。教学也只有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三大个学院,面向全疆招收学生一年大概300人左右,教师队伍不足200人。教室和实验室条件非常简陋,实验室也只有低级显微镜,器材比较原始。1998年新疆医学院和新疆中医学院合并后更名为新疆医科大学,学校发展迈上了新台阶,教学科研有了很大提高。硕士和博士留校增加,师资队伍的结构有很大改变。印度、巴基斯坦等中亚国家输送留学生到我们学校留学。”
经过多年的发展,新疆医科大学现下设22个院部,开设26个本科专业,每年向全疆乃至全国输送3000余名优秀医学人才。并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还与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1956年,新疆医学院全景。伊敏尕依提摄

1966年,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正在进行脑瘤切除手术。宋士敬摄

1963年高原医生到帐篷。宋士敬摄

培养医疗人才。(新疆医科大学供图)

名医何秉贤 宋士敬摄

1976年,新疆医学院 宋士敬摄

1956年,新疆医学院 宋士敬摄

1956年,新疆医学院 宋士敬摄

1956年,新疆医学院 宋士敬摄

1976年,新疆医学院 宋士敬摄

1976年,新疆医学院 宋士敬摄

50年代新疆医学院病房 (新疆图片总汇)

早期的新疆医学院学生在上课。(新疆医科大学供图)

早期的新疆医学院学生在上课。(新疆医科大学供图)

新疆医学院建成初期外景。(新疆图片总汇)

新疆微创外科创始人王自立,1961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本科,分配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获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专家”,多年来培养的名医遍布天山南北。宋士敬摄

新疆医科大学学生在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细胞培养实验。韩亮摄

7月15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利用PET—CT为患者进行医学影像诊断。韩亮摄

7月15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利用PET—CT为患者进行医学影像诊断。韩亮摄

7月15日,新疆医科大学学生在中心实验室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做实验。韩亮摄
责 编:李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