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医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医新闻 -> 正文

【脱贫攻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二)

发布日期:2019-11-27  点击量:

新疆医科大学驻墨玉县扎瓦镇英吾斯塘村工作队扶贫工作纪实

发展旅游产业 让脱贫更有动力

11月19日晚,英吾斯塘村的湿地芦苇被夜幕笼罩,芦苇滩边上的青芦湾生态园里却灯火通明,时不时从里面传出热闹而欢快的歌声,这是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结亲干部正在和亲戚们一起联欢。

新医结亲干部和亲戚们在青芦湾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

校党委副书记、“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总领队曹忠明说:“每一批结亲干部来到英吾斯塘村,我们都鼓励大家带着亲戚到这儿来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在说说唱唱、聚聚聊聊中拉近和亲戚的关系,同时还能增加青芦湾的人气,带动消费。”

今年6月底正式开业的青芦湾生态园建在工作队精心打造的新医民俗村里,由北京市援建、墨玉县配套部分资金、企业投资建设而成。半年来,青芦湾生态园的名气已经渐渐传到了墨玉县和周边地区。

青芦湾生态园

每到周末,不仅是附近村镇的村民,县城居民也会开着车来到青芦湾。行走在木栈道上寻找芦苇丛中野鸭、水鸟的踪影,登上观鸟亭远眺芦苇荡随风摇曳的美景,走进民俗馆体验桑皮纸作画的美妙,更有美食相伴,为旅游休闲增添幸福的味道。

“夏季人气旺的时候,这里每天能有5000到7500多元的收入。我们还计划对生态园进行扩建,增加儿童游乐设施和休闲项目,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青芦湾生态园的承包人阿卜力皮孜·阿卜力克木对景区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建设青芦湾生态园的想法起始于一年多前,英吾斯塘村工作队在调研中偶然发现,在偏僻的沙漠村庄腹地居然还有这么一块面积达700亩的湿地资源。“守着这块宝贝不做些文章,岂不是抱着金饭碗要饭吃?”曹忠明认准了这一点,开始四处寻找项目和投资人,准备在湿地附近建起旅游景区,带动村民们通过发展农家乐旅游脱贫致富。可这个想法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能实现的事。

2018年3月英吾斯塘村开始着手打造民俗村

在大家的质疑声中,工作队一边积极争取县上和地区的相关项目和配套资金,一边广而告之,频频向企业伸出橄榄枝,同时开始着手对湿地周边的农村道路、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在工作队的努力下,我们家周围变化很大。现在我在青芦湾旁边卖些小商品,生意不错。将来游客增多了,我准备在家里搞农家乐,游客可以在我家吃住。”家住青芦湾附近的4小队村民图尔荪托合提图尔·迪瓦柯说。

新医民俗村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依托青芦湾生态园,英吾斯塘村工作队在周边建起的新医民俗村让村容环境有了巨大改观,和图尔荪托合提图尔一样,大家都期盼着能通过发展旅游改善生活,脱贫致富。

青芦湾生态园的开业给25岁的布买热木·艾合买提托合提的生活也带来了转机。如今,她在餐厅做凉菜配菜师傅,已经学会了15种凉菜的制作方法。“过去在家里干农活、打打零工,收入很少,也不稳定。现在在这里工作,每天都很开心,也学习了国语,以后我要继续努力,做个手艺精湛的配菜师傅。”布买热木腼腆地笑着说。

随着青芦湾项目的进一步扩建,更多像布买热木这样有就业意愿的年轻人将在这里找到稳定的工作,打开人生的新篇章。曹忠明说,“工作队先后筹措了800多万元资金,用于发展旅游产业,我们将精心打造‘体验民俗民情、观赏自然景观和品尝当地美食’这三张牌,一定把英吾斯塘村建成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名村,让村民们依托旅游业稳定脱贫。”

繁荣乡村文化 让脱贫更有内

在离英吾斯塘村村委会不远的墙面上,一幅颜色鲜艳的彩绘格外醒目,画上写着一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正是村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再走100多米就是英吾斯塘村工作队建起的新医文化广场。一年四季,广场中的百姓大舞台吸引着十里八村的人们聚集在这里,享受丰盛的文化大餐。“这里已经成为扎瓦镇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民族团结一家亲、农民趣味运动会、唱红歌比赛、大学生文艺汇演、艺术团下乡演出等文艺演出不间断,村民们看得可高兴了。”扎瓦镇远近闻名的文化能人吐尔逊江·吐尔逊尼亚孜介绍说。

在村民们眼中,吐尔逊江·吐尔逊尼亚孜是个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农民艺术家”。这两天,他正忙着为百姓大舞台策划新节目,“村里的变化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我要把这些变化通过小品、舞蹈等形式展现出来,用好的节目凝聚起大家的力量,在工作队的带领下共同团结奋斗,创造幸福生活。”说着,吐尔逊江拨弄手中的都塔尔,歌唱起美好生活。

塑胶篮球旁正在建设的电影院

在新医文化广场左侧,一个正在建设中的电影院已经初具规模。电影院计划年底前投入使用,可容纳120人观影。曹忠明自豪地说:“新疆的村级电影院建设项目只有两个,经过我们的积极争取,一个建在了昌吉,一个就建在我们英吾斯塘村。到时候村民的文化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吐尔逊江的妻子吾尔古丽·热介甫在文化广场经营着一家百货商店。眼看着电影院从挖地基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初见雏形,她喜上眉梢:“天天盼着电影院赶紧建起来,让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更精彩,文化广场的人气旺了,我这个店的生意也会更好。”

街道两边的艺术墙绘随处可见

在英吾斯塘村,街道两边随处可见的墙绘文化独具艺术气息。每年暑期,工作队都邀请青岛大学美术学院的老师们来为街道描绘出构图生动、富有文化特色的墙绘作品,工作队还和县教育局、广告公司争取,为村里免费绘制墙画。充满国画意境的山水花鸟、色彩分明的农民彩绘交相映衬,让行走在街巷的村民们仿若置身艺术长廊一般,让乡村更富韵味和美感。

如今,英吾斯塘村有了全镇第一家塑胶篮球场、全镇最知名的百姓大舞台、南疆地区唯一的村级电影院。工作队还在筹划着,准备打造第一个村级融媒体。在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村委会与县电信公司达成了网络入户协议,英吾斯塘村的网络入户实现了100%全覆盖。

工作队为贫困户赠送新电视

11月19日,在工作队联合爱心企业为贫困家庭捐赠电视的仪式上,曹忠明向英吾斯塘村的村民们承诺,“要把村里的新闻、通知、宣讲、农业知识讲座等通过电视、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村民打开电视、手机就能收看,用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

新疆医科大学党委经过周密调研、顶层设计,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结合八个“访惠聚”村的实际,各有侧重、突出各村优势,制定了(2019-2023)乡村振兴五年建设规划方案,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每个驻村工作队都列出了详细而具体的实施步骤和完成计划表。

在英吾斯塘村的村民们看来,发生在家乡的每个细微变化和一点一滴的进步,成为鼓舞和激励大伙更有信心和干劲的强大力量,向着乡村振兴的美好生活迈进。

来 源:宣传部

摄 影:余淼

责 编:余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