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医科大学师德师风先进个人
风采展播
立德树人,初心如炬;躬耕教坛,使命如磐。
他们长期坚守在教学一线,是学生心中的“明星教师”。有的深耕讲台数十载,春风化雨育桃李;有的勇立教改潮头,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还有的把科研做在边疆大地上,把论文写进人民健康事业中。他们,就是新疆医科大学首批师德师风先进个人!
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优秀教师的故事,感受新医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改革创新的时代风采。希望更多教师见贤思齐,争做“四有”好老师,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共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在光影交织的医学影像世界里,她有一双洞察病灶的慧眼,更有一颗照亮学子成长之路的师者之心。郝璐,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也是放射规培基地的教学主任,在黑白影像间描绘出医者与师者交相辉映的人生画卷。
作为自治区“天山英才”医药卫生高层次人才,她不仅是医术精湛的医学影像专家,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创新教育的实践者、仁爱奉献的育花人。多年来,她始终坚守教学一线,以崇高的师德、精湛的技艺、无私的关爱和创新的精神,让师者匠心不再停留在理论传授,而化作润物无声的人格塑造,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深刻内涵。
立德树人固根本,言传身教铸医魂
“黑白图像背后是彩色的生命,灰度变化之中藏着患者的苦痛。”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阅片灯前,郝璐的声音温和而坚定。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课堂金句,而是她教学生涯中向医学生传递最多的医者仁心的理念。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医学教育工作者,郝璐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化作了每一天的具体行动——在《医学影像学》的课堂上,她从不满足于仅仅讲解病灶的影像特征。当一个肺部CT展开,她带着学生看的不仅是纹理与结节,更是图像背后那位老人呼吸艰难的痛苦;当一张MRI被点亮,她引导思考的不仅是信号异常,更是一个家庭此刻的忧虑与期盼。

“扣好白大褂的第一粒扣子”,在郝璐看来,医学教育的根本,始于立德,成于树人。带学生读片时,她总会轻声提醒:“我们面对的不仅是图像,更是活生生的人。”这句话如种子般埋进许多年轻医者的心里,随着岁月生根发芽。她以身教印证言传,用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待患者的仁爱之心,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从精准判读影像的医者,到塑造医魂的师者,郝璐完成了最温暖的转型。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化为课堂上的生动故事、临床中的细致指导、科研时的严谨要求。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医学影像人才在她的影响下成长起来——他们不仅掌握了扎实的影像诊断能力,更懂得了如何去温暖患者的心灵。

教书育人启智慧,深耕教学创佳绩
郝璐始终站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提出“五位一体”创新教学改革思路,聚焦人工智能引领精准医学,利用医学影像3D可视化重建AI技术融入教学,赋予了同学们一双看透人体的“慧眼”。

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多模态教学协同展开以来,学习不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已成为激发科研内生动力的探索之旅。在郝璐的推动下,课堂完成了三重蜕变:从传统走向智慧,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最终形成了“智能赋能、产教融合、医教协同”的全新教学模式。她指导研究生完成的项目 “帕金森多模态影像早筛卫士—-神影卫” 荣获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新疆赛区金奖;指导本科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近三年,郝璐的教学科研成果硕果累累。2023年获批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校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5年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她主持的自治区级及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基于SPOC平台及云PACS系统,建立起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丰富影像教学病例库,构建了高效、互动、个性化的学习平台。
她的教学创新实践得到了广泛认可,连续多年在自治区级和校级教学比赛中斩获佳绩,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疆赛区二等奖、校级一等奖;获得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级三等奖,获评校级教学能手,在新疆医科大学首届医学教育题库命题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这些成绩在一点一滴中见证着她在医学教育路上的深耕与突破。
在她的课堂上,冰冷的影像技术被注入了教育的温度,复杂的病例数据化作探索的阶梯。她让医学影像学不再只是一门课程,而成为连接技术与临床、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创新的桥梁。

乐教爱生润心田,亦师亦友伴成长
郝璐一直认同这样一句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在她看来,再先进的教学方法,若失去了情感的浸润,便失去了灵魂。她将“乐教爱生”的理念,化为日常中涓涓细流的温情与守护。
作为硕士生导师与规培医师的引路人,她的关怀远远超出了学业与科研的边界。她不仅关心学生的论文进度,更敏锐地察觉着他们细微的思想波动、生活中的暂时困顿与成长中的心理迷茫。在她的办公室,耐心的倾听与细致的指导,让她成为了学生们口中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

她深知规培与研究生阶段的压力,总是能在关键时刻,送上鼓励与支持,成为学生渡过难关、重拾自信的力量源泉。她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因此总是细细琢磨每个人的特质与兴趣,为他们量身打造成长路径,点燃其内在的潜能。
郝璐润物无声的默默付出,赢得了同学们发自内心的信任和喜爱。她已经连续五年获评学院的“优秀教师”,2024年获评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

行以致远勇创新,追求卓越显担当
怀着对医学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激情,郝璐不仅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上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更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积极实践。
作为教研室的骨干教师,她深信“独行快,众行远”,积极助力青年教师的成长,推动团队建设,着力营造共建共享、教学相长的良好生态。2025年,她指导青年教师先后荣获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和校级课程思政大赛优秀奖,展现了团队厚积薄发的力量。
作为放射规培基地的教学主任,她致力于完善培训制度、优化教学内容、严格过程管理,以扎实的行动筑牢人才培养的基石,确保每一名住院医师的成长质量,为基层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医学影像人才。
同时她积极深入基层工作,推动优质影像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践行着服务新疆各族人民健康的初心。她的创新精神和卓越表现,不仅体现在一系列教学奖项上,更印刻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轨迹里,最终融汇于推动新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壮阔图景之中。

郝璐以一片赤诚的师者之心,在医学影像的世界里,为学生描绘出绚丽的职业底色,完美诠释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深刻内涵与动人风采。
郝璐的故事,是师者育人的生动注脚。她以智慧为灯,为医学青年照亮求索之路;以情怀为帆,助他们扬起理想之舟;以担当为舵,引他们驶向边疆医疗的广阔天地。这份育人的星火,在薪火相传中愈发炽热,最终汇聚成璀璨星河,照亮新疆医疗卫生事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