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人工智能(AI)在生物医学数据建模及传染病防控等领域的交叉应用,第二届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数据建模分析研讨会于8月11日至13日在新疆医科大学雪莲山校区举办。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等全国55所高校,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疾控中心、浙江省疾控中心等科研机构的100余名专家学者。

新疆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新疆国际医疗中心(新疆国际医院)党委书记杨新玲在开幕致辞中向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她说,会议聚焦“AI+生物医学”跨学科前沿,旨在搭建开放创新的学术平台,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实践和公共卫生防控转化。希望与会专家深入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索跨机构、跨地域的联合攻关,为新疆医学智能化发展建言献策,共同绘制智能医疗创新蓝图,为健康中国战略和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贡献力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副主任彭志行通过视频致辞。他说,在AI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正为传染病防控注入新动能,AI技术将有力推动我国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的现代化转型。
中国数学会生物数学专委会副主任唐三一教授致辞时表示,基于数据与模型的传染病预测预警是研究重点,AI技术在其中作用关键,本次会议为生物数学与AI的跨学科融合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
会议发起人、中国数学会生物数学专委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淮阴师范学院王玮明教授呼吁科研工作者保持持续学习,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学科交叉创新。

开幕式后,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香港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山西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机构的13位专家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

来自复旦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黑龙江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江苏省疾控中心等机构的专家分别主持大会。报告内容聚焦前沿交叉领域,涵盖传染病防控大数据建模、脑动力学建模与应用、基因调控网络随机动力学、复杂网络重构与预测、昆虫智能与人工智能融合以及生物动力学预测建模与机器学习等。
新疆医科大学医学工程技术学院数学教研室副教授热木孜亚·热布哈提受邀作专题报告,介绍了我校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数据建模团队在“高发传染病多尺度传播动力学与防控研究”方面的研究进展。

本次研讨会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四大关键领域的突破性应用:传染病预测预警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复杂生物网络的精准解析、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量化研究以及生物医学机制的深度挖掘。这些成果生动体现了人工智能作为科技革命引擎的变革性力量,成功搭建了AI与生物医学深度对话的桥梁,有效促进了公共卫生、生物数学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跨学科合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保障。我校将以研讨会为契机,深化 AI 与生物医学融合,联合各高校、科研机构攻关,强化本土创新,搭建传染病数据合作平台,完善学科体系,培养复合人才,推动成果转化,提升医疗水平,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新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