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月色最明夜
千里人心共赏时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
我们迎来了传统佳节——中秋节
新医祝大家
中秋快乐🥮 🥮 🥮
阖家团圆⭕️⭕️⭕️
来看看新医人是怎么度过中秋佳节的?



舞琴饮茶 迎中秋
钢琴演奏、茶点品尝
手作灯笼、汉服留影
图书馆举办迎中秋现场体验活动
同学们排队猜灯谜、对诗词
品尝美味的月饼
手工制作兔子花灯
在书签和中秋贺卡上写下寄语
沉浸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





猜灯谜、学诗词 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文学院为师生准备了月饼
130余名师生一起猜灯谜、学诗词
老师们为大家献上了书法作品
共祝中秋佳节快乐



中秋佳节送温暖
健康管理学院为在校学生
送去酸奶、水果
致以节日问候和关怀
为大家心里增添了一份温暖和感动
宿舍里欢声笑语
充满了师生间的浓浓情意



“情暖中秋” 温暖你我
口腔医学院
开展了“情暖中秋”慰问学生活动
为同学们送上节日祝福
希望同学们在中秋佳节之际
学业顺利 生活安康
节日快乐



慰问学生 品味中秋

第五临床医学院在节日之际看望了留校学生,为他们送去节日的问候与祝福,希望同学们度过一个难忘、快乐的中秋佳节。

第六临床医学院为留校研究生及本科生分别开展了节前慰问活动,活动中各班同学准备了精彩纷呈的节目表演,唱歌、舞蹈、诗歌朗诵、猜灯谜……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师生齐聚一堂共同感受家国同庆的节日氛围,品味意蕴悠远的中华文化。
各附属医院开展节日慰问活动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三党总支的医护人员走进新市区仁和养老护理院,准备了月饼和生活用品,与老人们亲切聊天,认真聆听了老人们的心中所思所想,为老人们送去健康与关爱。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透析室开展了第9届以“透亮人生 走向未来”为主题的活动,护理人员通过向血透患者介绍中秋节的起源,介绍全国各地的中秋习俗,与血透患者家属一起庆祝中秋佳节。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腹放射治疗科医护人员走进经济开发区西域家园的老年公寓,开展了“情系敬老院,中秋送温暖”活动,向老人们送上精心准备的中秋月饼、水果等节日慰问品以及日常消毒用品、拐杖,使敬老院的老人们感受到节日浓浓的关爱。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来到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海楼镇阿克墩村,开展医疗义诊和中医药诊疗物资捐赠活动,希望把老年人康养方式和中医药治疗理念引进乡村工作,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和养老服务品质。

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召开了“一带一路梦 共系中亚情”交流座谈会,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国家结核病防治中心胸外科、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结核病防治中心胸外科的4名骨干医师和医院人员欢聚一堂,共庆佳节,一起品尝月饼、共话未来。

中秋节节日由来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传统习俗
赏月、拜月、祭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赏桂花、饮桂花酒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来 源:人民网 央视新闻 各单位
责 编:董 兵
审 定:辛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