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医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医新闻 -> 正文

新医·记忆 | 寻找新医人共有的红色印记

发布日期:2023-09-28  点击量:

编者按

undefined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中,一代又一代新医人砥砺前行、接续奋斗,用青春和奉献书写了新医的光辉历史,为新疆医学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漫漫征途、初心不改!新疆医科大学开展红色档案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在全面推进校史档案资料抢救性保护之际,大学官微从即日起将陆续推出“新医·记忆”专栏,带您重温新医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大量宝贵的红色档案,深入了解具有历史意义和保存价值的实物资料,共同追寻老一辈新医建设者的奋斗足迹,感受一代代新医人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

新疆医学院第一期新生开学典礼(1956年)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新医精神

让我们担当使命、奋发有为

奋力谱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篇章

追忆建校元老:邵达

邵达,1911年出生于江苏泰兴,中学毕业后考取南通医专,后转入南洋医学院就读。求学期间参加抗日军团,并随上海红十字会参与战地医疗救护工作。1935年返回泰兴后,与当地爱国志士创办了报刊,宣传抗日救国。1938年底,历经波折抵达延安投身革命。

邵达与师生一起参加学院绿化义务劳动

1944年,延安保育院的孩子患“百日咳”,上级指派邵达诊治。“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是他的工作岗位,什么时候需要他出诊,他都随时赶赴现场。”邵达经常徒步翻山越岭、爬坡下沟、送医上门。期间,延安地区流行一种“吐黄水病”,邵达为了查清病因,就到当地各住户进行调研,发现“吐黄水病”患者均系生食酸菜过多所致,于是他和其他同志一道,向群众宣传饮食卫生的常识,此后当地“吐黄水病”便绝少发生。在陕甘宁边区召开的群英劳模大会上,邵达作为医务界和人民群众推选的代表,受到隆重表彰,这是人民群众对他突出的贡献给予最好的报答和肯定。

邵达在新疆医学院开工动员会上讲话

1954年9月,邵达从西北军区卫生部调至新疆负责筹建新疆医学院,筹委会贯彻“边建院、边办学”的方针。1956年1月邵达出任新疆医学院第一任副院长,是新医的创始人之一。建院初期,邵达同志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医疗、科研、后勤方面,他将收购的农舍简单整理,即作为办公用房,晚上就搭起行军床在办公室睡觉。他作风正派,艰苦朴素,对工作极端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邵达同志对新疆医学院的创建和发展呕心沥血,是广大职工敬佩和爱戴的好领导。

undefined

邵达(左五)和苏联专家在一起

2023年9月21日,新疆医科大学红色档案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校史馆前期准备)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专程抵达苏州,在简朴干净的家中,见到了建校元老邵达同志的儿子邵次男。老人深情回忆起邵达和郭素琴(原乌鲁木齐中医学校校长、邵达夫人)的生前事迹,谈起父母对学校建设发展的付出与无限热爱。

在谈到周恩来总理亲自签批任命邵达同志为新疆医学院副院长时的光荣与使命,谈到父亲在建院初期的艰难岁月里艰苦奋斗、呕心沥血的点滴事迹,甚至在生命弥留之际提出把遗体捐献给学校用于医学教育的崇高精神,邵次男老人数次哽咽。从他的讲述中,我们深切感受到邵达等老一辈新医人身上具有的崇高品质和奉献精神。

邵次男老人及其家人将邵达和郭素琴生前使用过的珍贵物品捐献给了新疆医科大学。

捐赠物品(部分)照片

这一件件物品串联起了新医的历史记忆,承载着新医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undefined

周恩来总理亲自签批的任命书

邵达同志在延安时配发并一直使用的听诊器

邵达同志生前随身携带的公文包

郭素琴同志使用的针灸包

郭素琴同志生前佩戴的手表

征集公告

亲爱的校友们:

岁月如歌,薪火相传。在党中央的亲切挂念与关怀下,在兄弟省市的无私奉献与帮助下,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关注下,新疆医科大学走过了艰辛而又光辉的发展历程,在顽强拼搏中奋起、在砥砺前行中发展、在改革创新中跨越,积淀了承载着新医人集体记忆的红色文化底蕴,凝聚成激励一代代新医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力量。亲爱的校友,您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请把这份浓浓的情谊写下来,请把您珍藏的与学校相关的实物捐赠给我们。我们将把这些珍贵的新医记忆认真整理、妥善保存、充分展示,作为新医精神传承的宝贵财富,让新医丰富的文化印记引领我们继续前行,共同奋进新征程!

征集范围和内容

校史文物档案资料

学校发展历程中形成的蕴含纪念意义、具有保存、研究、展览价值的各类文字、音像、实物等原始资料(或复印件):

1.学校重要活动、重要工作、重要事件、重要人物来访等相关资料;

2.体现学校优良传统和校风学风的教案、教材、教具、讲义、仪器、模型、试卷、作业、实验实习报告、图片及其他学习工作用品等;

3.有代表性的校标、校徽、纪念章、入学通知书、学生证、毕业文凭、工作证、票据、画册等实物;

4.校园历史照片、早期的校庆、院庆资料等。

文物档案资料

有突出贡献的学校各级领导、专家学者、知名人士、杰出校友在教学、科研等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资料:

1.生平的传记、日记、书信、他人撰写的回忆文章及宣传报道材料;

2.著作、教材、讲义、学术论文以及笔记、手稿等;

3.证件、证书、奖状、奖章、聘书、任命书等;

4.照片(含底片)、音像资料等;

5.有保存价值的工作及生活用品、礼品等;

6.重要纪念活动形成的材料;

7.其他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校园生活档案资料

反映校园生活或承载新医记忆的实物、音像资料、文献等。

undefined

其他珍贵档案

与学校相关的重要题词及书法、绘画作品等。

征集方式

1.捐赠:鼓励收藏单位和个人,将其合法所有的历史实物和文献资料捐赠,大学将为捐赠者颁发捐赠证书,并在展出时予以署名标注。

2.托管:经双方友好协商,在不改变物品所有权的基础上,对有关收藏单位或个人的实物和文献资料进行托管展示。

3.复制:对个人持有的特别珍贵的实物与资料,也可采用将实物和资料复制或进行数字化加工后捐赠的方式。

收集单位及联系方式

收集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红色档案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校史馆前期准备)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联 系 人:

陆老师(18999858678)

严老师(13999235600)

固定电话:0991-2110060

邮箱:133613366@qq.com

亲爱的校友们

时光荏苒,见证岁月流转

点滴记忆,饱含新医情深

每一段新医历史,都值得被记录

每一个新医故事,都值得被珍藏

感谢关怀与支持,期待您的回应

让我们共同续写新医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