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媒体看新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看新医 -> 正文

【媒体新医】媒体关注新疆医科大学实施西部地区首例机器人骨科手术

发布日期:2020-05-16  点击量:

人民网: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实施西部地区首台正式装机Mako机器人髋关节置换术

2020年5月13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曹力主任迎来一台相对特殊的手术,史赛克MAKO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这是我国西部地区首台正式装机MAKO机器人THA(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曹力主任(右二)主刀西北首台骨科机器人手术。彭理斌 摄

上午11点,曹力教授团队远程连线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骨科陈继营教授,仔细探讨了病人的术前计划,从假体型号、定位到假体植入后的复位情况。11:30,关节团队完全按照术前计划开始进行机器人手术。从暴露到参考架安装、从髋臼注册到机器人辅助磨锉,Mako机器人引导髋臼杯精确地安装至术前计划位置,并进行了复位检测,手术进行顺利,一气呵成,只用了30分钟,所有参数精确到1毫米,1度。

301骨科陈继营教授远程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讨论机器人手术患者病情。彭理斌 摄

现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技术是20世纪骨科领域里程碑式的进展之一,为治疗终末期关节疾患开辟了新天地。“精准医疗”,“人工智能”,“快速康复”是当今医疗及骨科领域的重要的发展方向,它的核心价值就是个性化、精准化和微创化。MAKO手术机器人的引进,手术将更加精准可控,也将直接转化为患者的获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第五家Mako手术机器人正式入驻的医院,这标志着机器人手术的领先技术在未来将持续造福西部地区患者。

曹力主任主刀西北首台骨科机器人手术。彭理斌 摄

据了解,机器人手术对于关节外科是一种变革性的技术,MAKO机器人的临床应用,可在术前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建模、测量和设计,保证术中精确安全操作,从而辅助完成个体化、精准化的人工关节置换,极大降低了患者因精准化问题造成的术后两腿长度不一、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情况的发生率,让手术更加安全,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同时,Mako机器人手术学习曲线短,对于医生而言,更容易将手术做到标准化,精细化。目前,MAKO机器人辅助手术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已超过10年,根据关节登记中心的大数据准确随访,其8年的假体在位率为98.2%,这一数据甚至优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这一经典手术方式。


新疆日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迎来机器人时代

我国西部地区首台正式装机MAKO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实施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迎来机器人时代

出版日期:2020-05-15 A05版●要闻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主任曹力主刀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彭理斌摄

5月13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主任曹力迎来一台特殊的手术——史赛克MAKO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

当日11时,曹力教授团队远程连线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骨科陈继营教授,仔细探讨了病人的术前计划、假体型号与定位及假体植入后复位检测等。

11时30分,团队完全按照术前计划开始进行手术。从暴露到参考架安装、从髋臼注册到机器人辅助磨锉,MAKO机器人引导髋臼杯精确地安装至术前计划位置,并进行了复位检测。

手术进行顺利,一气呵成,只用了35分钟。有关数据误差在1毫米以内,安装的角度偏差小于1度。

现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技术是20世纪骨科领域里程碑式的进展之一,为治疗终末期关节疾患开辟了新天地。“精准医疗”“人工智能”“快速康复”是当今医疗及骨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它的核心就是个性化、精准化和微创化。

机器人手术对于关节外科是一种变革性的技术,MAKO机器人的临床应用,可在术前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建模、测量和设计,保证术中精确安全操作,从而辅助完成个体化、精准化的人工关节置换,极大降低了患者因精准化问题造成的术后两腿长度不一、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情况的发生率,让手术更加安全,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同时,MAKO机器人手术学习曲线短,对于医生而言,更容易将手术做到标准化、精细化。

当天,我国西部地区首台MAKO骨科机器人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式装机服役,也使该院成为全国第五家MAKO机器人正式入驻的医院,标志着机器人手术的领先技术开始持续造福我国西部地区患者。

目前,MAKO机器人辅助手术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已超过10年,根据有关大数据准确随访,其8年的假体在位率为98.2%,这一数据甚至优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这一经典手术方式。

作为全国率先开展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的医院之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借此契机,为更多患者送去福音!


来 源:人民网 新疆日报

责 编: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