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清晨,喀什市人民医院,义诊尚未开始,候诊的队伍就已排起。新疆医科大学携中日友好医院10名多学科专家刚抵喀什,便马不停蹄投入义诊、手术、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工作。
这是新疆医科大学统筹附属医院资源,以“四院联动”模式开展医疗帮扶的日常一幕,也是自治区40家三级医院在对口帮扶过程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创新实践。
2023年4月启动深度帮扶以来,专家团队通过管理赋能、技术植入、人才培育三重路径,让喀什市人民医院从一家潜力待释的二级医院,显著提升为具备区域影响力的重要医疗力量,交出了专家门诊服务患者超5000人次、开展新技术200余例、获批地区重点专科2个的亮眼答卷。
组团援喀
2023年4月,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强力推动下,新疆医科大学与喀什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启动对喀什市人民医院的深度医疗帮扶。此次创新采用“四院联动”模式,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牵头,联合第三附属医院(自治区肿瘤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自治区中医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及第六附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整合精锐力量组建跨院专科团队,精准聚焦南疆地区医疗人才短缺、学科薄弱、技术落后等核心瓶颈问题“把脉问诊”。
受限于人才、学科、技术等短板,部分患者倾向于选择更高层级医院就诊,这使得喀什市人民医院服务潜力未能充分释放,在分级诊疗体系中的作用也受到制约。

新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热娜·买买提在喀什市人民医院坐诊,为患儿检查身体(资料图)。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为盘活医疗资源,使其真正成为服务本地居民、缓解三级医院压力、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坚实力量,帮扶启动前,新疆医科大学便组织多学科专家团队赴喀什市人民医院开展了全方位调研评估,最终确定了16个亟待重点建设的学科。随后,选派新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热娜·买买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母胎医学中心主任朱启英等16名涵盖医院管理和临床领域的专家,对喀什市人民医院开展“一对一”重点帮扶。
通过严格对标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以及“千县工程”建设要求,在援疆专家及其后方医院的通力协作下, 帮扶工作有序推进。
“飞人”传帮带
作为喀什市人民医院名誉院长,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务部主任林海深知,现代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临床能力与管理效能的协同并进。
每月,他都组织涵盖行政、财务、信息、后勤等关键管理领域的三甲医院管理专家和名誉主任,奔赴喀什。通过“调研诊断—精准施策—动态优化—质控评估”闭环管理,系统性提升医院运营效能。从基础病历书写规范到疑难重症诊疗方案的建立,从单病种诊疗路径优化到多学科协作机制的完善,专家们一步步帮助当地夯实基础、优化流程、构建体系,系统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新疆医科大学 第三附属医院(自治区肿瘤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乳腺甲状腺诊疗中心副主任阿力比亚提·艾尼有着丰富的基层帮扶经验。受聘喀什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名誉主任后,他在当地的日接诊患者量在40—50人次,主刀、指导手术5—7台。同时,还要带领年轻医生教学查房,深入分析科室在临床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方案,组织自治区级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尽管忙碌,却始终干劲十足。
在阿力比亚提·艾尼的指导和带动下,科室迅速成长,接连开展了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等多项新技术,普外科的门诊量比帮扶前翻了两番。
如今,喀什市头颈部外科和甲状腺乳腺外科的患者都能在本地得到治疗。
患者家属阿布都哈力克说:“我妹妹得了甲状腺肿瘤,专家从乌鲁木齐来喀什给她做手术,帮我们节省了很多费用。”
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要不是专家帮扶,真不敢想,我的名字也能出现在世界顶级的SCI期刊上。”喀什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攀霞感慨道。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内分泌科主任蒋升受聘为喀什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名誉主任时,科室刚起步。筑牢基础、培养人才成为他的首要任务。

喀什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名誉主任、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蒋升,在给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资料图)。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除每月赴喀什外,蒋升几乎每晚都通过线上平台组织学习,分析疑难病例、指导治疗、研读文献。他为每人量身定制成长计划,从基础临床思维到科研启蒙都耐心引导,并抓住一切机会带大家参加学术会议,拓宽视野。
在蒋升指导下,科室成功立项一项地区级课题,申报两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并联合发表2篇论文。一个个前所未有的突破,极大地提振了大家的信心。
两年来,一组沉甸甸的数字,记录着这场帮扶的广度与深度:
新疆医科大学累计派出管理骨干48人次、临床专家349人次,共49批精锐力量投入帮扶;
专家门诊累计服务患者超5000人次;
开展的“0—6岁儿童先天性疾病筛查及救助”项目惠及千名患儿;
获得“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联合基金”项目8项;
获批地区重点专科2个……
“帮扶的核心不是简单‘输血’,而是培育‘造血干细胞’。”林海表示,下一步将在持续深化医疗帮扶的基础上,提升现代化医院管理能力,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落实人才培养规划,推进重点专科建设,进一步提高诊疗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