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0年6月8日,对于所有新医人来说,是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我们搬入了期盼已久的雪莲山新校区,这所占地2165亩的新校园从此成为了新医人的新家。在这里,新医人工作得带劲、生活得惬意、奋斗得开心,对未来更是充满了期许和信心。

冬至已至,隆冬时节。孩子们都放了寒假,陆续返回天南地北的家。学院里要操心的娃儿少了,可“家”里要操心的事一样也没少。天气越来越冷,临床医学楼中庭的花园却是温暖如春,医学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张学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总是忙碌在中庭照料花花草草,测温测湿、浇水施肥。看着花园里郁郁葱葱的热带绿植,这位数学教授心情很是舒畅。

“这是我们温暖的新家啊,家里的事就得多操心呀。”责任心强的张学良从6月份搬进临床教学楼里的那一天起,自然而然成了家里的楼长。楼内的中庭是老师们共同的花园,如何让花园里四季葱茏、生机盎然。张学良带着各学院的老师可没少操心。分析土壤,测量空气温度湿度、开窗通风……穿着白大褂,老师们是严谨治学的教师,脱下白大褂,大家都成了出色的园艺师,看着新家一天天变得更美,每个人都不亦乐乎。

家里收拾漂亮了,客人也来得多了。半年多来,张学良已记不清到底接待了多少来参观的客人。每次听到大家发出啧啧的赞叹,张学良和老师们心里都偷着乐。

自从搬入新校区,新医人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一样去布置,在楼道里摆放精心养护的花草,办公室里铺上雅致的沙发布,买来各式造型的花架、绿植、小摆件和咖啡机,让这里充满了家的温馨。“有的老师把地面反复擦,门框、玻璃都擦得干净透亮,比收拾自己家还要认真。”张学良说,新校区让新医人的归属感更强了,幸福指数直线飙升。

同样感到幸福的,还有新搬来雪莲山校区的第一届“幸运儿”——2020级的小萌新们。口腔医学2020-1班的符乃夫同学来自海南,来新校区学习生活了短短两个月,他已经深深爱上了这里,“图书馆特别好,自习室座位很充裕,桌子上还配有插座,不要太方便,而且学到很晚也不关门。还有宿舍的枕头和被褥,我很喜欢,睡得特别香!”符乃夫说,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北方的冬天。让他意外的是,相比南方的炎热和潮湿,新校区的供暖,让他感觉舒适又惬意。

“北方的冬天确实冷,出去走一会儿,冻得脑壳疼!”符乃夫笑着说。当然,因为有了楼宇之间的连廊,冻脑壳的机会少之又少。每天在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餐厅之间的连廊里穿梭,符乃夫和同学们根本不用去户外受冻,室外的寒冷跟他也没有太大关系,“虽然考完试就要回海南了,我会很想念学校的生活。”符乃夫说。

新家园全新的教学和办公环境,让新医师生们有了强烈的归属感,“把这里当成家一样去爱护”,已经成为教职工们的普遍共识。“新家园太美了,办公室像花园一样,智慧教室让我们彻底告别了粉笔灰,实验设备更是一流。如果再不好好地钻研教学、提高科研能力,都对不起学校给我们创造这么好的环境了。”说起今天的新家,基础医学院的龙梅老师说,温馨舒适的环境让大家钻研教学科研、争当名师能手的干劲实足。

方便的办公环境也让女老师们“抱怨”,每天从家里的地下车库开车到办公楼的地下车库,乘电梯上办公室,舒适的工作环境加上餐厅的各色美食,让大家都增了不少“幸福肥”呢。

如今,新校区一年四季、十二时辰的美景已经占满了新医人的手机内存。晨光中的教学楼、夕阳下的彩虹桥、湖面飞起的野鸭、湖中腾跃的锦鲤、远山广场的英雄林……都被新医人分享到了朋友圈,设置成了手机壁纸,身为新医人的自豪感溢出了屏幕。

每当看到朋友圈里分享的新校区美图,任杰的内心也涌动着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作为新校区的建设者,任杰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扑在了新校区工程和教职工住宅楼的建设上。

“一期工程顺利交付了,二期工程还有十多万平米的建筑和大家的住宅楼建设,都需要我们严格做好质量把关。这一年虽然很不容易,但是看到大家拍的这些美图照片,我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任杰说。

家是起点也是归宿,回望这一年,对于每一位新医人来说,“6月8号新校区的正式启用”都是新医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重大时刻。这一年,新校区的启用搬迁,为新疆医科大学勇担新疆抗击疫情重任开辟了诸多新的战场,腾挪释放出了巨大的空间。当疫情来临,万名学子在偌大的新家安然度过。家园安定、前线无忧,新疆医科大学党委则带领着新医人在抗击疫情一线取得了一个个胜利,新医人也迈入了64年发展历程中的高光时刻。

2020,新家园——承载了新医人逆风破浪的智慧与勇气,见证了新医人白衣执甲的大爱与无畏,展现了新医人争创一流的豪迈与自信,开启了新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新征程!
新医人,新家园,我爱我家!
来 源:宣传部
责 编:余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