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名患者治愈了
在新医逆行者耳中
这是世上最动听的话
“谢谢新疆医疗队,欢迎到武汉来看樱花,吃热干面……”
这是新医逆行者听到的
最暖心的语言
惊心动魄的每一天
你们誓不放弃
你们勇敢向前
换来了越来越多治愈出院的好消息
治愈了身体
更治愈了我们心头的阴霾
你们是春风
你们是阳光
你们是我们日思夜盼的家人
等你们早日回家!
婆婆出院了,跟护士要抱抱!
这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护士司远像往常一样,穿好防护服走进病房时,听到组长喊她,“司远!快来,35床的婆婆找你。”一进门,婆婆便兴奋地抱住司远说:“姑娘我要出院了,终于不怕给你传染病毒,可以抱抱你了,这段时间辛苦了!孩子你好瘦啊!一定要多吃点,等你回家前,婆婆请你们吃我做的拿手好菜……”婆婆一边抱着这些天来精心护理她的司远,一边说着感谢而温暖的话。

婆婆刚来隔离病区时,情绪极度焦虑,血压高、胃口差,晚上要靠药物才能睡着。作为婆婆的责任护士,司远一遍遍耐地安抚她,给婆婆讲很多康复出院的例子,给婆婆抗击病魔的信心。终于看到婆婆康复出院了,司远也高兴得像个孩子!虽然隔着厚厚的防护服,但她觉得被婆婆抱着和亲人一样温暖。“婆婆出院了就好,在家要好好吃饭、要锻炼身体,我会想你的,有机会来我们新疆玩……”司远和婆婆紧紧地抱着,互相安慰,彼此鼓励。

感人的一幕幕越来越多在病房里上演着,“又一名患者要出院了!”此时,对医护人员来说,这是世上最动听的话。
我们的约定
3月2日,当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士姜薇薇得知,自己负责的2床患者终于可以出院了,她激动地流出了眼泪。
姜薇薇清楚地记得,2月20日是她第一天做2床患者的责任护士,因为患者的年龄和自己的父辈差不多,她习惯叫患者“叔叔”。这位因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加重而转进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叔叔,在医疗团队的努力下,身体状况逐渐好转。有一次,姜薇薇在为患者叔叔采集动脉血标本时,小心叮嘱他说,“右手不要用力,有什么需要的话,让我来帮你。”患者看看她,欣喜地问道,“你是姜薇薇护士吗?”听到他这么问,姜薇薇感到很惊讶,“穿着这么厚的防护服,你怎么能认出是我的?”他笑笑说,“我听得出你的声音,你特别有责任心。”
隔离病毒,但隔离不了爱。患者叔叔和姜薇薇互加了微信,时常给她分享优美的音乐,提醒她放松身心、劳逸结合。姜薇薇也会抽空指导他下床做做八段锦,进行呼吸康复运动,提醒他好好吃饭,注意加强营养。在姜薇薇的细心护理下,患者的身体日渐好转,两人之间亦患亦友,互相治愈!
3月2日,经过3次核酸检测,患者的结果均为转阴,可以出院了。他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了姜薇薇,两人约定,待抗疫取得最后的胜利,一起畅游美丽的武汉!
每天都有收获

紧急驰援武汉,我身上一直戴着“逆行者”的光荣责任,一转眼35天过去了,对这里我已不再感到陌生。现在我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的医护人员融合在一起,共同奋战。虽然我们一直都“不识庐山真面目”,但已结下深深的“战友”情,他们还教会我一句很实用的武汉话:“你哪里不虚服?”
还记得,从最初穿防护服的40多分钟到现在20分钟就能穿戴整齐三层十三件防护用品;从最初眼罩内雾气蒸腾到现在能清晰操作;从最初戴上三层手套手感木讷,到现在熟练精准,我也在不断进步。每次从隔离区内出来,手部消毒十三次,脱下十多件防护用品,这时我能深切的感受到自由自在的呼吸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等疫情过后,希望在不用穿脱防护服的清晨能大口喝一杯水!

现在,每天捷报频传,多名危重患者转危为安。我们病区已经有12名患者两次核酸检测都转阴了,还剩一次检测就可以出院了。看到出院患者的笑脸,在这里每一天的付出都有收获。
日历一页页翻过,可爱的同事们和每一位出院患者合影,患者总是遗憾的说看不到我们的脸,但他们知道我们是来自新疆的医疗队,等疫情结束,我们相约再次见证武汉九州通衢的繁华。
(作者: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齐莉娟)
来 源:第一附属医院、第六附属医院
责 编:余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