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这一年,“统筹布局”、“优化配置”是新医人聚焦医疗改革发展的关键词;“盘活资源”、“全面提升”是新医人改进医疗服务的着力点。一年来,校党委谋篇布局、运筹帷幄,办医空间进一步释放,医疗资源有序整合,精尖人才获得发展,七所附属医院力量壮大,八大医学中心羽翼丰满。新医人为“健康新疆”建设和服务“一带一路”展现了担当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努力赢得最大公约数,奋力画出最大同心圆。

12月1日18点20分,当一架转运危重患者的直升机平稳地降落在新医大运动场上时,早已等候在现场的医护人员立即展开抢救。转移、输液、全身检查……仅10分钟后,患者便被推进了创伤重症室。新医人在此次救援行动中表现出的专业高效和精湛卓越,让新疆航空医疗救援的“生命线”成功打通。
近期,第一附属医院、附属中医医院的医护人员和专家团队成功抢救了一名心跳骤停43分钟的患者,制订实施的抢救方案得到了北京阜外等国内一流医院专家“抢救过程完善到无懈可击”的高度评价。

提高院前急救能力,是新医大医疗服务改革的缩影。这一年,新医人聚焦“为谁改革、依靠谁改革”的问题,深挖潜力、激发活力、提升实力、完善能力,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要不懈努力。七所附属医院的内涵式建设得到提升,医疗布局规划更加合理。
11月18日,新疆医科大学新校区一期工程落成,新校区搬迁工作被提上日程。随着原有校区空间的腾挪,“老校区集中力量办医”的改革思路落地实施,掣肘第一附属医院发展的院区紧张、空间不足的问题迎刃而解,群众反映突出的“就医难”矛盾得以缓解。

这一年,新医大瞄准“群众满意”做文章,从群众最关心的医疗难点入手、从患者反映最强烈的医疗问题改起,各附属医院从优化就医流程、合理布局诊区设施、科学实施预约诊疗等,持续改进医疗服务,移动医疗、分时段就诊、自助服务等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让患者的就医体验越来越便捷舒心。

11月15日,第一附属医院在第13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上荣获“中国医院质量管理奖(医疗2019)卓越奖—优质高效奖”。这是新医在以创建区域诊疗中心为目标,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方面获得的专业级认可。
第二附属医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认证,成为国家级胸痛中心;附属中医医院和第五附属医院通过了中国房颤中心认证;三家附属医院获得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授牌。医院内涵式建设得到权威的肯定。
一年来,新医大各附属医院开展医疗新技术应用,更多“高、精、尖、优”的高质量医疗服务为患者带来了“红利”。

4月16日,附属中医医院对一名50岁的患者成功实施了新疆首例生物可吸收心脏支架植入术,三年内可在体内自然降解的生物支架,充分保护了患者的血管弹性和功能。
5月31日,第一附属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同合作,成功完成新疆首例单纯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微创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为新疆各族高龄瓣膜病患者救治带来福音。

10月16日,新疆首例非体外循环下序贯双肺移植患者在第一附属医院的成功治疗后康复出院,取得新疆肺移植技术的新突破。
这一年,新医人先后开展了新疆首例(西北前三)三维网状脑电记录致痫区定位新技术——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手术,新疆首例采用心腔内超声指导下经皮室间隔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新疆首例双胎妊娠产时胎儿手术等一批新技术,新技术的应用为临床重症患者的救治带来了更多希望。
5月16日,新疆医科大学精准医学中心成立,新医人向精准医学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新医人将用基因组学技术应用于生殖、肿瘤、感染、血液、新生儿疾病、药学、病理、高端健康管理及创新医学服务等多个领域,用精准的诊疗和预防服务,为“健康新疆”注入更多科技能量。
近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正式获批,填补了新疆公立老年病医院的空白,使新医大的直属附属医院由6所增加到7所。

新医人正用智慧和勇气,不断盘活医疗资源、让医院释放更大动能。目前,新疆医科大学远程医学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医学检验中心、心电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整体建设规划方案已完成,区域呼吸中心和创伤中心的建设正在快速推进,国际康复医学中心建设扩容改建即将启动。国家心脏中心新疆心血管病中心、国家肿瘤中心新疆分中心等项目顺利落户新医。新疆医科大学形成了优势集中、各有特色、分布合理、实力强劲的医疗资源集群。
第一附属医院在2018中国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100强中位居55名。
第二附属医院优势学科成绩突显,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稳步推进自治区神经疾病区域分中心建设。
附属肿瘤医院在艾力彼发布的《2018肿瘤医院80强排行榜》中位列第22位。
附属中医医院护理团队荣获2019年中国南丁格尔护理服务总队新疆优秀分队贡献奖。
第五附属医院获得全国高级卒中中心称号,成为2018-2019年度全国医院医疗保险服务规范先进单位。
第六附属医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分队获中国2019年度志愿服务“活力团队奖”。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更多更好的惠及基层,新医人一直在努力。
2月20日,校领导带领一支17人的医疗专家团队来到巴楚县开展义诊和教学手术,手把手为基层医护人员传授经验,免费爱心义诊1000余人,开展手术46台。新医大还与巴楚县人民医院签署战略帮扶协议。

7月18日,2019年“母亲微笑行动”在第五附属医院正式启动,近百名贫困家庭的唇腭裂及面部畸形患儿得到了免费矫形手术和良好的治疗。

10月14日,新疆医科大学与奇台县人民政府签订加强医疗合作框架协议和“人才柔性引进协议”,全面帮扶奇台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提档次、上水平。

这一年,新医人完成了对哈密市中心医院、墨玉县人民医院托管团队的轮换。6所附属医院建立医联体协作关系的合作单位达到192家,49人组成7支巡回医疗队,在南北疆进行巡回医疗,让新医优质的医疗资源更广更深地覆盖最后一公里。

12月,在第五届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国医院擂台赛(城市类)总决赛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送的《远程医疗——信息化成为医疗工作发展的引擎》案例,成功取得总决赛铜奖。
一年来,新疆医科大学远程医学中心不仅开通了多学科远程会诊平台,解决地州患者的疑难杂症,更引入了方便的移动新模式,仅需一部手机或平板电脑,就能让“网”所能及的各路专家尽快“赶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基层群众“少跑路、看好病”。

6月15日—16日,“2019医联体大会暨互联网+医联体建设与发展论坛”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疆内外87家医院200余名参会代表聚焦“优化整合、互联共享、协同发展”集思广益。
在新医改背景下,作为分级诊疗落地的推手,新医人正在利用医联体实现了对区域医疗资源的垂直整合,承担起新时期的医改重任,向着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扎实迈进。
10月22日,两岁的阿富汗小朋友唐孜拉在第一附属医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下从重症监护室转入了普通病房。唐孜拉和其他28名阿富汗小朋友在这里接受了先心病免费手术治疗。
今年,在中国红十字会“天使之旅——一带一路大病患儿人道救助计划阿富汗二期行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为129名孩子实施了救治,为优质医疗资源辐射“一带一路”,造福更多沿线国家群众展现更大的作为。
这一年,新医人以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公立医院为奋斗目标,勇涉改革深水区,用更高的医疗水平、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回应人民的期盼。未来,新医人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满意的卫生和健康服务而不懈努力。在“健康新疆”建设中,展现新医人的责任与担当,谱写属于新医的华彩篇章。


来 源:宣传部
制 作:董兵
责 编:余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