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医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医新闻 -> 正文

【驻村工作】“巨型稻”在英吾斯塘村引进试种

发布日期:2019-06-11  点击量:

6月9日,英吾斯塘村四小队村民麦麦提敏•木提明惊喜地站在自己的地头上,看着9位村民在自己的一块半亩水田地里插着秧,新疆医科大学驻村工作队员宋志新告诉他,这是我们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地研究所引进的“巨型稻”秧苗,在他的地里进行试种。

“巨型稻”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夏新界的研究团队研究的水稻新品种,自2011年开始在湖南、广东和海南等多地试种,经过8年的多区生产性试验,取得显著成效。“巨型稻”株高2米左右,单季产量可稳定达到900—1100公斤/亩,米质达到优质稻三级标准,突破了杂交稻育种中“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难关,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杂交水稻技术。“巨型稻”水中还可自然放养的鱼、泥鳅、青蛙等,增加亩均收入。“巨型稻”每公斤价格40元左右,仅稻米一项,每亩收益约2多万元。

英吾斯塘村有稻田600多亩,过去都是“撒播”粗放式种植,每亩产量在300公斤左右,亩均收入在1000多元。如果这次“巨型稻”试种成功,并进行大面积种植,将给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同时,这也是很好的旅游观光项目,带动英吾斯塘村旅游业的发展。

责 编:李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