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医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医新闻 -> 正文

【新医故事】从麦盖提到乌鲁木齐的生命接力赛

发布日期:2019-04-05  点击量:

老付可以出院了,看到父亲的心跳逐渐恢复正常、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在病床前剥香蕉的女儿舒展了多天的愁眉。

“我们一家何其幸运,能一次次遇到这么好的医生!感谢五附院对我们麦盖提县的医疗援助,给我们家希望与未来!”老付女儿的一张饱含深情、带有温度的感谢信,将我们拉回到麦盖提县——这场耗时7个月接力赛的起点,第一棒由2018年参加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工作,在麦盖提县医院对口扶贫的罗梅副主任医师接棒。

清新春天风

2018年9月的一天午后,一阵急促的响铃将忙碌完上午工作、还没顾得上吃饭的罗梅,从诊室门口叫了回来:“我同事之前心梗过,他现在心跳快,喘不上气,需要急救!我们正在赶往医院。”汽车一路飞驰,将患者从30多公里外的库尔玛乡送到麦盖提县医院。测量血压、上心电监护仪,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罗梅有条不紊地实施抢救,由于心率加快、心慌、胸闷、气短导致的汗水湿透了患者的衣衫,罗梅的额头上也布满了密密的汗珠。

心电监护仪测出的患者心率高达220次/分,血压也低,一度出现心脏骤停,结合检查结果,凭借多年的从医经验,罗梅当机立断这是急性心梗再次发作。罗梅用心肺复苏、电除颤仪加溶栓,将老付从死亡线拉了回来,病情平稳后,罗梅将患者转诊到喀什市上级医院,冠脉造影显示老付患有冠心病,植入两枚心脏支架后,老付坚持药物治疗。

罗梅密切关注着老付这样的重点患者,定期电话回访患者情况。这样的稳定状态一直持续到2019年3月,罗梅返回乌鲁木齐后。

3月10日,在睡梦中被憋醒的老付,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全身大汗、意识模糊的情况,家人立即拨打120,喀什市里医院的救护车呼啸而来,在电除颤后,老付暂时缓解了病痛。 当地医院的专家用药物稳定老付的心室率,建议他接受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可当地没有一家医院有这种技术和相关设备。

老付的家人着急又无助,猛然想起在县医院帮扶的五附院专家,一线生机就在眼前——去乌鲁木齐看病。“大城市医疗资源丰富,就诊患者也多,省会城市的公立三甲医院会不会接收我爸?”这是盘桓在老付女儿心头的问题。幸世峰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同一个患者,同一种疾病,来自同一所医院的医生接诊。接过第二棒的幸世峰副主任医师在麦盖提县医院见到了老付的病历资料,这次他的情况更加严重,频繁发作室性心动过速,随时有可能猝死,药物治疗不能防止反复的室速发作,迅速转院治疗是唯一的出路。

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幸世峰随即联系五附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曹桂秋,说明了情况后,曹桂秋安排好床位,等待转诊后、次日到达的老付及家属。幸世峰也不顾上千公里的鞍马劳顿迅速赶回乌鲁木齐,参与老付的救治。

接力赛的终点来到了乌鲁木齐的新医大五附院,在这里,无需等待、没有顾虑,老付住进了五附院心血管内科。

主管大夫张颖主治医师迅速安排了相关检查,完善评估后,老付被确诊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陈旧性下后壁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心律失常、阵发性室速等疾病。患者心脏超声提示EF值不到35%,随时可能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必须及早植入ICD。3月20日幸世峰、麦麦提阿卜杜拉为老付实施了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术前、术中老付一直非常紧张,幸世峰不时安慰老付,手术很顺利,历时四十分钟,测试各项参数非常理想。手术结束时老付和家人悬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看到手术大夫,眼中充满了感激。

五附院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像传递接力棒一样,又一次与患者携手战胜了死神。

幸世峰副主任医师提醒广大患者,心梗发病突然,及时就诊很重要,尽可能挽救濒死的心肌。有相当一部分心肌梗塞患者即便开通修复了闭塞血管,仍会出现心功能下降、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所以要求动态观察,及时发现这部分高危病人,客观评估后给予包括ICD、CRT在内的非药物治疗,有效降低患者风险。目前,新医大五附院正在建设胸痛中心,我们正在不断优化工作流程,使心肌梗塞患者更加及时得到救治,而且心血管内科完全掌握冠脉介入及各型起搏器的植入技术,完全能够胜任相关患者的救治,并且已经得到了相关学会、同行及广大患者的认可,我们将再接再厉,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责 编:李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