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医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医新闻 -> 正文

【盘点新医2018(七)】访惠聚篇:心系群众 驻村住心!

发布日期:2019-01-02  点击量:

编者按:“访惠聚”、 “深度扶贫”、 “双语支教”、“结亲”、“研究生支教”、“巡回医疗”……2018年,这些驻村热词成为了新医大与和田墨玉县心手相连、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温情纽带。在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的伟大进程中,新疆医科大学210位教职工、医务工作者和师生,驻扎在和田墨玉的贫困村落。散开时,他们是熠熠生辉的星星之火,聚在一起,他们就是新医一团耀眼的火炬!这团生生不息、动力不竭的焰火,代表着新医人落实新疆工作总目标的信心和决心,也预示着新医人有担当、有责任、有能力完成自治区赋予的光荣使命。

1F17C


再过三天,2019年即将翻开它崭新的一页。这两天,新疆医科大学8个“访惠聚”村的村民们正忙着贴对联、迎新年,校党委给这里4308户村民赠送了喜庆的对联,把对村民们美好的新年祝福贴在大门上,把对来年幸福生活的期望融进了对联里。

1B0AA

这两天,村里的孩子们也穿着新衣盼望着新年快点儿到来。前不久,英吾斯塘村举办的一场双语支教团师生演讲比赛,让孩子们有了展示国语学习成果和文艺特长的机会。在这个冬日里,小朋友们用稚嫩的童音嘹亮地唱起《歌唱祖国》,温暖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更让村民们感动的是,新疆医科大学投入100万元给墨玉的3200个娃儿穿上了过冬的小棉袄、小棉靴,戴上了御寒的小帽子、小手套。暖冬行动如汩汩暖流淌进了村民们的心。

209F3

这两天,在自治区的“访惠聚”驻村工作考核中,新疆医科大学“访惠聚”驻村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获评“访惠聚”优秀组织单位称号,1个工作队获评“先进工作队”,18名驻村干部获得了“先进工作者”。一年来村里的新变化、村民们的新面貌,成了疆内外许多媒体争相关注和报道的热点。

新疆电视台“今日聚焦”报道我校转移安置墨玉贫困户就业扶贫举措

这一年,新疆医科大学党委聚焦总目标,紧紧围绕“1+3+3+改革开放”总体工作部署,扎实推进访惠聚和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梳理摸清底数、一户一档建档立卡、精准配套分类施策,让一项项惠民政策落地见效,一个个扶贫措施成为了改变贫困家庭命运的金钥匙。

天山网报道我校转移安置墨玉县贫困户就业扶贫举措

一年前,麦麦提阿卜杜•加帕尔不会想到,自己的人生会因为新疆医科大学实施的南疆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而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如果不是来新疆医科大学务工,他现在依然和爱人在村里无事可做,在贫困户的行列艰难度日。

今年1月,走出家门的夫妻俩被安排在学校的老干食堂工作,一个当厨师、一个当服务员,2018年两人攒下了7万多元。腰包鼓起来了、眼界开阔了、能力提高了、国语流利了,靠奋斗创造幸福生活的愿望也更加坚定。

16DC4

和麦麦提阿卜杜•加帕尔一样,有159名墨玉县贫困村民在新医找到了实现脱贫致富的稳定就业岗位。不久之后,还将有一批150名务工人员即将接受岗前技能培训,来到新医开启一段人生的新旅程,用一个人的打拼,帮助全家人摆脱贫困。

1DF5B

这一年,新疆医科大学在墨玉县扎瓦镇及芒来乡的8个“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面对5个贫困村,其中2个是深度贫困村的巨大脱贫压力,多措并举、聚焦精准,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1CBEC

在充分发掘学校和各附属医院工勤岗位用于支持贫困户转移就业的基础上,通过引进中草药种植项目、发展庭院经济、因地制宜打造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创业巴扎等手段,多渠道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1C948

这一年,一项项惠民生、利民生的实事好事落地见效,变成了村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可喜变化:村里的道路变成了柏油路、清洁的自来水通进每家每户、生活垃圾有了集中投放点、624套新建起的富民安居房宽敞整洁;投入286.6万元实施的庭院改造项目让小院里的生活区、养殖区和种植区分布合理,村民们养的牛、羊、土鸡和种植的蔬菜,在市场上销路紧俏,成了抢手货。

1B803

这一年,库提热木村创业巴扎二期工程启动了、核桃园村的爱心超市开门营业了、巴夏克其村在村委会门口开起了夜市、托格拉克村里有了美容美发沙龙……这些新变化让村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的同时,也圆了部分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的梦想。

148B3

这一年,新疆医科大学多方筹集帮扶资金近1300万元,为8个“访惠聚”村建好了基层文化活动场所,并购置文化娱乐设施。每逢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要聚在村委会欣赏大伙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用真情歌唱、尽情舞蹈抒发着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29E1B

今年夏天,学校投入500万元在和田地区率先建起了8个现代化洗浴中心,不仅解决了村民和结亲干部的个人卫生问题,更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村民们追求现代文明生活的新风尚。如今,村里的女性更加注重个人形象,喜欢穿衣打扮,走在村里的街道上,处处都能见到女性们精致装扮的自信面庞。

这一年,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的口袋更加殷实、精神面貌更为积极、对未来的生活也更有信心和干劲,人心思齐、人心求变、人心向党已经成为主流,35名村民经过主动申请、组织严格考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更多村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村民们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着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1254A

一年来,村里上了幼儿园的娃娃们小脸干净了、身上的衣服整洁了、回到家后会主动拉着爸爸妈妈一起学说国语。每当有结亲干部到家里,孩子们主动当小翻译,成了父母和结亲干部之间沟通情感的桥梁和纽带。

20186

这一年,新疆医科大学35名支教老师就像孩子们的另一双眼睛,让娃娃们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精彩,用国语为孩子的成长架起桥梁,点燃了幼小生命腾飞的梦想。学校还选拔了优秀学生干部组成研究生支教团赴和田基层开展志愿支教与各类实践服务活动,引导学生们从小树立爱国主义的理念。这一年,31名内派管理服务教师分布全国17个省,为新疆籍学生提供着真情服务和无私关怀。

2ABEF

这一年,新疆医科大学选派的75名扶贫专干用超强的苦干和实干,真情帮扶深度贫困村的贫困户们走上致富路,成为脱贫攻坚战场上冲在一线的坚强战士,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诠释了新医人的责任与担当。

33714

这一年,新医人发挥医学优势,在扎瓦设立的“名医工作室”已经远近闻名,完成门诊6021人次,解决疑难病例328例、教学查房1760例,完成手术319台。组织20个专业的49名专家,组建了7支巡回医疗队,巡回医疗的足迹踏遍了771个乡村(社区),义诊1.3万人次。


16836

这一年,新医人将“健康医疗”与“精准扶贫”有效结合,对墨玉县人民医院进行全托管以来,普外科大病手术量从原来的手术5台/日增加到30台/日,让过去要跑到乌鲁木齐甚至内地大医院看病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开启了精准医疗扶贫的新模式。


284AA

一年来,新疆医科大学的4558名结亲干部捧着真心、扑下身子,结亲走访活动17881人次。新医人带着真情真意、竭尽所能地帮助墨玉县亲戚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类困难诉求、帮助就医问诊、捐赠爱心书桌、赠送礼物和慰问金,让亲戚们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心和爱。


伟大的事业是干出来的

这一年

210名常驻基层教职员工

4558名结亲干部

参与基层巡回医疗的医务工作者和医院托管团队

凭着一股子韧劲、拼劲、闯劲和干劲

以舍我其谁的奋斗精神开创新局面

赢得了当地百姓的信赖和认可

新的一年

新医人将与墨玉县各族群众紧紧团结在一起

以“永远在路上”的奋斗姿态

沉下心、扑下身

扎根基层、倾情帮扶

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继续奋斗!

策 划:宣传部

责 编:余淼

主 编:辛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