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医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医新闻 -> 正文

新医大一附院突破技术壁垒,不出疆也能治“心”病!

发布日期:2025-09-05  点击量:

前不久,面对一名“巨大”心脏、主动脉濒临破裂的危重患者,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心脏外科主任霍强带领科室团队,联合心脏重症监护室、心脏内科、麻醉科、手术室、重症医学二科、心脏超声诊断科、康复医学科等科室,以扎实的专业技术和强大的综合诊疗能力,成功实施高难度“主动脉根部替换+人工心脏植入”一站式手术,不仅挽救了患者生命,还实现了终末期心衰综合治疗的技术革新。

61岁的李先生(化名)三年前就偶尔出现胸闷乏力,一个月前,他因夜间无法平卧、呼吸极度困难,被紧急送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心脏重症监护室。通过系统检查,李先生左室舒张末期内径102mm(男性的正常值≤55mm),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63mm(正常≤35mm),左室射血分数仅21.83%(正常≥50%),心功能IV级(NYHA分级),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轻-中度关闭不全,最终确诊为终末期心衰,巨大心脏,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随时发生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破裂危及生命,此外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严,心功能极差,心脏随时可能“停摆”。

术前心脏超声

术前主动脉CTA

通过药物治疗,患者症状有所缓解,但心脏功能没有明显改善。面对复杂的病情,如何制定手术方案是个难题。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等待过程中可能面临很高的死亡风险。面对此例危重且复杂的病情,经医院多学科全面评估、反复讨论,确定为其实施主动脉根部替换 +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该手术就是要给心脏装个“抽水泵”(人工心脏),又要换掉“阀门”(主动脉瓣)和“管道”(主动脉根部血管)。这种联合手术既解决心脏结构异常,也可以为长期心功能维护保驾护航。

手术示意图

在周密的术前准备下,手术如期进行。由霍强主刀,多学科团队紧密配合,相继完成了主动脉瓣生物瓣膜替换、升主动脉人工血管替换以及左右冠状动脉移植三项手术,随后精准植入人工心脏,将装置嵌入左心室并与升主动脉精密对接。整台手术历时5小时,过程顺利。术后第一天,李先生即成功脱离呼吸机,在重症监护团队和心脏外科医护人员20多天的精心照护下恢复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行动自如。

此类联合手术因操作复杂、技术要求极高,在国内外的开展均属罕见。它不仅对外科医生的技术提出极致考验,更依赖多学科团队的高水平协作与深厚经验。

此次手术的成功,意味着全疆的危重症心脏病患者不出疆就能获得国内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服务。新疆医科大学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患者福祉为根本,将更多突破性成果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坚实力量,为每一位追求健康的生命点亮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