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新疆医科大学“医路向南 筑梦昆仑”助力“访惠聚”及乡村振兴实践团暨第二十期青马工程学员们满怀壮志豪情,站在巍峨的昆仑山前,共同朗诵毛泽东主席的著名诗词《念奴娇·昆仑》,这既是对此次社会实践满满收获的回望总结,也更加坚定了新医学子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的信念。

在十余天里,实践团的队员们先后走进墨玉县、和田市、和田县、民丰县、于田县、策勒县和第十四师昆玉市等7个县市,开展了5场健康义诊、8场健康宣讲和红领巾小课堂,走进墨玉县人民医院、民丰县维吾尔医医院等8所县(市)医院,还有墨玉县扎瓦镇卫生院、若克雅乡卫生院等7所乡(镇)卫生院和天津工业园区北京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村(社区)卫生室,参观沙海老兵纪念馆、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合龙工程等14处红色教育基地。
新医学子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用脚步丈量民情,以仁心守护健康,在服务中深化使命担当,在实践中锤炼医者初心。
知行合一
在服务奉献各族群众中锤炼医者担当
在墨玉县扎瓦镇的铁热克阿依拉村和巴夏克其村,实践团队员们分工协作,先后为500余名村民提供血压、血糖测量等基础医疗服务,协助青年医生为村民问诊,针对不同病症提供专业建议、制定治疗方案,对村民们关心的常见病问题耐心解答、指导合理用药,并为村民免费发放药品。巴夏克其村村民穆海拜提·麦麦提江说,“平时去大医院看病不方便,这次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了解到实用的健康知识,真是太好了。”

在墨玉县芒来乡的阿克塔木村和核桃园村,实践团把健康科普送入农户家中,队员们针对地区高发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开设多场健康科普讲堂。他们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村民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健康锦囊,用教具生动演示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应急救护技能。在互动体验中,为村民普及健康卫生常识,引导村民树立健康管理理念,提升自救和互助能力。

每到一地,“红领巾小课堂”总能吸引孩子们的热情参与。实践团精心设计了寓教于乐的活动,指导孩子们用灵巧的双手折出天安门、红船等形象,用稚嫩的笔触书写对未来的憧憬,用缤纷的色彩描绘家乡的新貌和国泰民安,用诗词表达对祖国、对家乡的赞美。孩子们全身心投入,专注的眼神闪闪发亮,响亮的回答此起彼伏,在动手创作与深情表达中,收获了知识与技能。

问道基层
在三级医疗网络中探寻健康守护密码

实践团深入县、乡、村三级基层医疗机构,在昆玉市人民医院、墨玉县人民医院等县(市)医疗枢纽,队员们重点了解了急诊急救体系建设。县(市)级医院通过整合资源,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了“院前急救快速响应—院内急诊高效处置—ICU重症无缝衔接”的一体化救治链条,显著提升了危急重症救治成功率。民丰县、策勒县人民医院展现出的多学科协作(MDT)模式以及向上对接三甲医院、向下辐射乡镇的纽带作用,让队员们更加深刻理解了分级诊疗的关键所在。
走进扎瓦镇卫生院、固拉合玛镇卫生院、若克雅乡镇医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网底”作用清晰呈现,队员们感受到基层卫生服务的提质升级。

英吾斯塘村卫生室、若克雅乡劳光村卫生室的村医们,肩负着村民健康“第一守门人”的重任,他们骑着摩托车穿梭于田间地头,风雨无阻地为村民提供最基本、最及时的医疗服务。药柜里整齐摆放的常用药品,墙上张贴的健康宣传画,记录着他们扎根乡土、默默奉献的点点滴滴,村医们的坚守,深深打动和激励着同学们,也更加坚定了在基层就业,“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信心与决心。
红心铸魂
在历史长河与时代画卷中锚定青春坐标

昆仑,是中华民族共享的精神元素和文化符号。恰逢“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出土30周年,实践团走进和田地区博物馆、尼雅博物馆,驻足于精美的织物、珍贵的佉卢文木牍与各类器物前,队员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成就对世界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因为一道特殊的命令,这些刚从战争硝烟中走出来的军人,征尘未洗又向荒原挺进,就地转业屯垦戍边,把根深深扎在昆仑山下、大漠腹地,把一生献给了祖国边疆……”
在沙海老兵纪念馆,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斑驳的农具,无声诉说着老兵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屯垦戍边精神,队员们从中深刻感悟到“忠诚与奉献”的丰富内涵,让这种精神薪火内化为新医学子担当使命的自觉。
在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内,“骑着毛驴上北京”的动人故事,生动诠释了新疆各族人民对党和国家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在“问勇路”题记前,聆听着英烈们为了捍卫祖国领土、维护国家尊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事迹,队员们不禁热泪盈眶,胸膛中激荡的情感最终凝成一句无声却无比坚定的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在这里,实践团深切感受着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南疆大地结出的硕果。于田阗东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曾经肆虐的风沙被层层绿网锁住,队员们亲手触摸梭梭林的坚韧,惊叹于“绿进沙退”生态奇迹背后科技与毅力的伟力;策勒健康主题公园内,智能健身设施与健康知识长廊相得益彰,将“大健康”理念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于田天津工业园区内,现代化厂房林立,产业援疆的强劲脉搏清晰可感。从阗东的绿色长城,到工业园区的产业活力,一幅幅党领导下边疆繁荣稳定、民生持续改善的时代画卷在眼前铺展,让队员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新疆是个好地方,未来必将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沿、创新创业的一片热土,更是青年一代展现“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使命担当的广阔舞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青春的足迹印刻在昆仑山下的广袤大地,医者的誓言回响在南疆基层医疗的最前沿,“青春心向党”的信念内化为服务人民健康的坚定志向,“基层医疗行”的实践外化为提升专业能力的强大动力。这段社会实践之行,也为实践队员们人生画卷增添了厚重而亮丽的底色。

巍巍昆仑为证,未来我们必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以更坚定的理想信念、更深厚的家国情怀、更精湛的医学技术,积极投身于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服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在建设健康中国、健康新疆的时代篇章里,奋力书写属于新医青年的璀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