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响应“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近日,新疆医科大学“医科石榴籽·健康丝路行”暑期社会实践团50名成员奔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轮台县、尉犁县、和硕县四地,开展了一场以“青春心向党 基层医疗行”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初心,在广袤的巴州大地上书写新时代民族团结与守护健康的新篇章。

青春心向党 青履赴新程
实践团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将社会实践与主题教育深度融合。首站走进习近平总书记曾回信的尉犁县达西村,队员们亲眼见证了“口袋里鼓囊囊,精神上亮堂堂”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感受各民族齐心奋斗的力量。在马兰军博园,“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爱国奉献故事深深震撼着每一位成员。在巴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馆和巴州博物馆,队员们系统学习了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触摸丝路瑰宝,深刻理解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探寻轮台西域都护府遗址,则让大家回望中央政府治理新疆的悠久历史印记,增强了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一堂堂“行走的思政课”,让队员们牢固树立了“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信念。

基层医疗行 仁术惠民生
基层医疗访学是本次实践的核心任务之一。实践团先后走访了巴州人民医院、轮台县人民医院、尉犁县人民医院、和硕县人民医院及多个乡镇卫生院。队员们深入一线,全面了解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服务模式、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在访学中,基层医疗机构的智慧与温度令人印象深刻:病房外张贴科普二维码,帮助老年患者跨越数字鸿沟;独具特色的水果标识,方便患者快速辨识病房位置;县级医院整合急诊科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打造“院前急救—院内急救—ICU急诊重症”的高效救治模式,显著提升医疗质量。从县级医院的高效运转到乡镇卫生院的点滴关怀,实践队员们真切领悟到“医者仁心”的真谛——它从不是缥缈的命题,而是走进群众,贴近民生的深入实践。

在参观访学中,实践队员们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信念。实践队员丁旭东在返程后深有感触:“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为我们医学生今后到基层工作提供了平台,我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服务基层做好准备。”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立志到医疗卫生事业最需要的地方去,用实际行动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期间,实践团成员还积极发挥专业特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组织健康义诊,为当地居民送医送药,普及健康知识;开展急救知识培训,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举办“红领巾小课堂”,关爱青少年成长。在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中,凝聚起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此次巴州之行,我校“医科石榴籽·健康丝路行”实践团在红色教育基地凝聚信仰之光,在医疗机构体悟医者仁心,在交流互动中增进民族团结。他们生动践行了“用好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要求。未来,新医实践团还将继续坚持“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在服务人民健康、促进民族团结的征程上,续写属于“医科石榴籽”的担当与“健康丝路行”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