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秉贤与肉孜·阿吉的兄弟情

何秉贤,知名的心血管病专家。20世纪50年代,兰州医学院毕业的何秉贤自愿来到新疆工作。从此,他扎根边疆,把青春播撒在了乡村牧场,献给了基层各族群众。何秉贤18岁时在上海参军,同年随军支援大西北。参军一年后,他在西北地区统一考试中考上了兰州大学医学院。“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服从组织分配”,这是何秉贤在“大学毕业志愿书”上写下的诺言。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当时的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

肉孜·阿吉,原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他与何秉贤教授是众所周知的民族团结“一对红”。何秉贤是他的老师,两人共同撰写了新疆自己的心血管和心电图研究著作。之后,他跟着何秉贤教授深入草原、农村、工厂、学校开展心血管疾病的普查工作。1974年,肉孜·阿吉被派往广州心血管研究所学习。当时正值盛夏,肉孜·阿吉克服气候、生活习惯和语言交流的困难,坚持刻苦学习。一年后,他回到新疆时体重减轻了十多斤,同事们望着他那疲惫消瘦的身体痛惜地说:“你辛苦了。”他却风趣地回答道:“不苦,我身上的肉都变成了知识,装到脑子里了。”

长年在基层巡诊的何秉贤意识到,解决新疆基层各族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培养一大批本地医生。他逢人总是讲:“在新疆,走到哪都有我的学生,这是我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而肉孜·阿吉是何秉贤最得意的门生之一。1956年10月,肉孜·阿吉在寒冬里从喀什坐了10天的卡车到乌鲁木齐来上学,成为何秉贤带的第一期学生。上学期间,肉孜·阿吉国语水平不高,何秉贤经常帮他补习语言和专业课。

毕业后,肉孜·阿吉留在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工作。在何秉贤的培养下,肉孜·阿吉迅速成长为新疆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配合默契的两人长年开展调研,完成了新疆区域心血管发病情况的科学调查,填补了国家在这方面的空白。如今,肉孜·阿吉大夫是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首批名医之一。面对荣誉,他激动地说:“我所做的每一份成绩,都是党和人民给予我的,是我的老师辛勤培养的结果”。
在何秉贤的影响下,他的学生都有着医者的责任担当和深厚的人民情怀,患者从来都是他们心里最牵挂的亲人。
在新疆医科大学,像何秉贤、肉孜·阿吉这样的民族团结典范还有很多。他们的故事在新医代代相传,早已化作民族团结的基因,深深融入了新医的血脉,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团结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