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新疆医科大学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五周年座谈会,为进一步做好学校思政工作凝聚智慧和力量。校党委书记赵天杰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座谈会由校党委副书记李剑峰主持。校党委副书记孙红新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副校长刘涛宣读了《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关于命名自治区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与实践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与实践培育基地”的通知》表彰文件和《新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的通知。参会人员一起观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苏比努尔·阿里木副教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的教学精彩视频片段。我校思政教育骨干教师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从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出发,就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分享了经验和心得。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佟晓露,结合“德医双行、筑梦医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的实际教学效果谈到,实践教学既是思政育人的重要抓手,又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从“思政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思政课教师要努力把思政课堂教学与社会课堂教育有机结合,打通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提升环节,要立足特色、守正创新,助力我校“大思政课”建设,以心、以情感染学生,紧密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一盘棋”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使广大青年学生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丰富思想,更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学教研室主任马彩玲,围绕妇产科学教研室开展思政教育的具体举措与经验谈到,妇产科学教研室在探索符合新时代需求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上,重构教学目标,突出思政育人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育思政领路人;通过开展小班讨论式教学,提升妇产科学临床实践课的思政体验,将护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医者精神和职业荣誉感的教育贯彻始终,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育全过程,实现了专业思政同向同行,教书育人润物无声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朱晶结合五年来,学院持续加强思政课主渠道建设的探索尝试和主要成果谈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和嘱托,对照学校党委二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六个转向”工作重点,以“夯实基础、打磨亮点、整改问题、提质增效”为工作方向,突出思政课建设的“质、效、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发展为导向,坚持实施思政课改革创新,构建形成体现新时代要求、符合新疆实际、具有新医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着力打造一支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促进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贡献力量。
教育部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获得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苏比努尔·阿里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和期许谈到,做一名合格的思政课老师,首先要有坚定信念,点亮信仰之灯,打造出具有医科大学特色鲜明的思政品牌;其次要有精深学识,在厚博积淀中为学生搭建成才之梯;第三要有科学思维,打开思想之窗,培养兼具道德品质、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的高层次医学人才。作为青年思政课教师,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的标准要求,当好学生思想的“燃灯者”,为党和人民培养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行高尚、富有人文精神的新时代医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公共卫生学院辅导员马瑞结合思政课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实践经历谈到,学生在哪里,“思政课”就要上到哪里。基层辅导员既是青年,更是青年大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对标“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时代命题,我们要继续努力学习、践行,用足用好学校的“大思政课”体系、“三进两联一交友”“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站等思政新平台,以更高的要求、更饱满的热情、更认真的态度讲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件事,成为新时代真懂、真信、真爱、真会,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教育工作者。

赵天杰在认真聆听了教师代表的发言后,与大家分享交流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几点思考和体会,对进一步做好学校思政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一是把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作为开展思政工作的根本遵循,坚持常学常新、常思常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习近平总书记的“3·18”重要讲话,对提高思政课教师素养、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全面部署,特别是对思政课教师的“六点要求”、对思政课的“八个统一”,是当好思政课教师的“对照表”、讲好思政课的“教科书”,是我们开展好思政工作,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遵循。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各位教师特别是思政课专职教师,要挤出时间、拿出精力,经常性地学习、讨论,更要做到全面系统、深入思考、联系实际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更大功夫,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学校思政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行。
二是把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作为衡量思政工作的重要标尺,坚持问题导向、时时对标对表,及时总结反思、不断改进提升。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要善当“问号干部”,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了然于胸,凡事做到“先谋划、再规划、再计划、再实施”,把每一项工作看得更准、想得更深、谋得更实,使各项工作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思政工作同样如此,大家既要“埋头干活”,也要“抬头看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作为重要标尺,每过一段时间就要回过头来用这把尺子来量一量、测一测,看一看做得到不到位、存在什么问题、有没有出现偏差,然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纠正偏差,进而使工作得到螺旋式的提升。
三是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与医学教育特点结合起来,遵循普遍规律、把握特殊规律,坚持五育融合、提升培养质量。医学教育承担着教育强国建设和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任务,在遵循高等教育普遍性规律的同时,又有其特殊性规律。我们要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既要把德育摆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聚合育人资源,健全完善“大思政”育人体系,全面加强和补齐体育、美育、劳育短板,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要结合医学特点,把立德树人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医学专业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用马克思主义启迪医学探索的智慧,用好“丝路岐黄”“仁医”等具有医学特色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品牌,大力弘扬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等传统医德医风文化,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注意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政治功能、育人功能和思想引领功能。
四是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与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结合起来,坚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新疆的区位区情,赋予了新疆高校思政工作一项重要使命任务,就是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工作总目标服务。我们既要开展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又要结合新疆特点,在历史区情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法治教育等方面持续用力,同时还要加强现代文明教育、科普教育、无神论教育,引导学生积极融入现代文明生活,自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确保校园安全和谐稳定的态势更有基础、更可持续。
五是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与落实学校党委二届三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细化压实责任、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的发展与思政工作的开展相辅相成,需要包括思政课教师在内的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把落实学校党委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和工作要点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结合自身岗位实际,以上率下、起而行之,紧紧围绕学校工作重点转变,持续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守正创新,加强“学习、讨论”,深刻“总结、反思”,深入“谋划、实践”,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实现。要把思政课教师作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来源,让思政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信心、守正创新,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把思政工作做得越来越好,努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设西部一流并辐射中亚的医科大学,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致敬和献礼!
校领导李剑峰、孙红新、刘涛、祁永福、林素兰、修燕,以及相关职能处室和学院负责人、各学院骨干教师、辅导员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来源| 党委宣传部
文字|余淼
图片|董兵
责编|余淼
审定|辛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