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医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医新闻 -> 正文

喜报|我校5门研究生课程喜获首批自治区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立项

发布日期:2024-02-23  点击量:

近日,自治区教育厅公布了首批“自治区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名单”,新疆医科大学5门课程荣获自治区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立项。

《分子病理学》

《分子病理学》团队

(一)课程简介

分子病理学是转化医学前沿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融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及传统病理学,为疾病发生机理、诊断和治疗,以及新药研发和新的临床干预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质性指导作用。课程开设学期在每学年第一学期,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27学时,实验9学时。

(二)课程团队

《分子病理学》是由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承接的一门指定选修课程。史永华教授为课程负责人,阿仙姑·哈斯木教授及林晨教授为课程团队骨干。史永华教授曾荣获首届高等学校医学类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第二届人卫慕课在线课程与教学资源比赛二等奖等,入选天山英才第三层次人才项目。近3年来,课程团队积极开展研讨式、文献汇报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教学实践,主要开展分子病理学课程如何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潜力、如何无缝融入课程思政等方面的研究。

《高等药理学》

《高等药理学》团队

(一)课程简介 《高等药理学》通过介绍新药靶标和最新药理学研究成果,以及在转化医学和精准医学背景下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拓宽研究生科研思路,培养科学精神,提升创新能力,为将来进一步深造,从事药理学科学研究奠定基础。课程开设在每学年第一学期,总学时:27学时,均为理论学时。

(二)课程团队 《高等药理学》是由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承接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路峰教授为课程负责人,周文婷教授及张䶮之教授为课程团队骨干。程路峰教授曾荣获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及三等奖,多次荣获新疆医科大学优秀外语授课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4项、自治区“天山英才”培养计划(第三层次)。课程团队成员中获全国教学比赛特等奖1人,全国微课比赛二等奖1人,自治区级教学能手1人。课程团队与南京医科大学组建了虚拟教研室,定期开展线上教学教研活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团队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研究和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课程开设在每学年第一学期,总学时:36学时,均为理论学时。

(二)课程团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承接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万霞教授为课程负责人,朱晶副教授及苏比努尔·阿里木副教授为课程团队骨干。万霞教授曾连续两年荣获新疆医科大学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荣获新疆医科大学第九届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主持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课程团队始终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结合实践进行思考,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立体化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

《护理研究方法》

《护理研究方法》团队

(一)课程简介 《护理研究方法》是护理学研究生的核心课程,也是学生系统学习护理科研的必经之路。通过护理研究基本过程、研究热点和进展趋势的学习,培养学生护理科研兴趣和素质。课程团队提出“一环、两线、三融、四合、五度”的课程设计思路,形成“一体七翼”教学模式“八步法”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研素养”与“医者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课程开设在每学年第一学期,总学时:36学时,均为理论学时。

(二)课程团队 《护理研究方法》是由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承接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由淑萍教授为课程负责人,蒋红副教授及莫合德斯·斯依提副教授为课程团队骨干。由淑萍教授曾荣获“校级天山英才、教学名师、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称号,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三等奖。课程团队成员曾多次主持自治区级、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疆赛区/校赛(正高组)三等奖/二等奖/第一,获全国微课大赛、全国青年教师技能大赛、讲课比赛、课程思政设计大赛等30 余项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荣誉。课程团队围绕大学的办学定位,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结合课程特点,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实施科学研究所需的素质与能力。

《简明新疆地方史专题讲座》

《简明新疆地方史专题讲座》团队

(一)课程简介 《简明新疆地方史专题讲座》是以新疆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为导向,从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出发,讲述新疆地区政治、民族、经济、文化、宗教发展演变的历史。旨在教育引导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五观”,正确认识和理解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文明融合史、宗教演变史,不断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课程团队 《简明新疆地方史专题讲座》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承接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粟迎春教授为课程负责人,张新国教授及杨群副教授为课程团队骨干。粟迎春教授曾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提名人物、自治区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校级教学名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课程团队成员各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张新国教授还主持了自治区教改课题“基于‘八个统一’视角《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立体化教改研究”,注重强化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促进教与学的协同良性发展。

来源|研究生学院

责编|董兵

审定|辛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