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是时刻在线的守护!
2月10日,大年初一,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门诊大厅挂着大红灯笼,平时熙熙攘攘的大厅里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冷清,然而,二楼的儿科区域却繁忙依旧。
“年味”对于儿科的医护人员来说,是责任,是专业,更是时刻在线的守护。
在儿科门急诊专家诊室里,挤满了前来就诊的患儿和家属,儿科医生齐英征不停地输入病历、问诊、看检查单……一个上午的时间里,她来不及喝水,也尽量少去厕所。
在齐英征诊室附近的儿童输液区和雾化区,儿科护士长勘薇正在值班。上午就诊高峰时期,她协助护士罗兰和黄伟凡,为患儿加药、拔针、换药、做雾化治疗……
市民张文君的女儿今年7岁,一个月前孩子感冒后,咳嗽症状一直没有缓解,三天前,在该院儿科夜诊时查出肺部轻微感染,需要每日输液、做雾化治疗。张文君说,虽然是春节期间,但儿科门急诊医护人员照常24小时值守,孩子治疗没有耽误。
13时许,门诊患儿就诊高峰刚刚过去,记者跟随勘薇穿过医院廊道,匆匆赶往儿科病区,喜庆的福字、春联为忙碌的儿科病区增添了温馨的节日气氛。

2月10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科病房,医生江丽汗·阿黑哈提正在为刚入院患儿做听诊检查。
虽然近期患儿的数量相对减少,但工作强度一点不低,查房、询问患儿病情进展、写病历、为患儿办理出入院手续、解答家长疑问……儿科主任王建荣带着值班医生江丽汗·阿黑哈提忙个不停,记者只能见缝插针地和医护人员交流几句。
刚办完入院手续,来自阿勒泰地区的患儿家长阿依丁·江格尔别克和记者搭起了话。阿依丁·江格尔别克的孩子今年6岁,感冒咳嗽一个月了,在当地县级医院多次检查也找不到病因,趁着春节放假就赶到乌鲁木齐大医院来检查。
“我对这里不熟悉,带着女儿跑到了医院住院部大厅,突然一个路过的医生停下来问我,这孩子怎么咳嗽这么严重,我说了孩子的情况,她就带着我问诊、检查,引导我办住院,后来才知道,她就是儿科的王主任。”阿依丁·江格尔别克说,医护人员的细心耐心和暖心也让他原本焦虑的心情有所缓解。
春节假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时期,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科有20余名住院患儿,其中不乏病重患儿。江丽汗·阿黑哈提在儿科岗位上十三年了,2月10日当天24小时在岗。“我们希望患儿家长急匆匆赶到医院的时候,随时能找到我们,心情不再焦急和无助。”江丽汗·阿黑哈提说。
这个春节 我们“医”然守护
新春佳节日,万家团圆时。但在医院的病房里,部分患者却因疾病无法回家团聚,为了守护他们的生命健康,医护人员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不知疲倦地救护患者,站好春节的每一班岗。

诊室里,儿科医护们一如往常,面对家长们焦急的脸庞、孩子们痛苦的神情,他们细心专注,悉心询问患儿病情,耐心解答家长疑问,一丝不苟书写电子病例,倾尽心血制定诊疗方案。每一张处方都是经验的累积,每一张患儿康复后的笑脸都是对他们最好的回馈。
科室的医生、护士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已经习惯了”,习惯了除夕夜出诊、抢救,习惯了过年不陪家人,习惯了救治病人时的艰辛……

团圆是幸福,坚守是责任。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春节值守的医务人员齐心协力,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价值追求,生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是当之无愧的“白衣天使”。
向春节坚守岗位的每一位医务人员致敬!
繁忙的小儿骨科
寒假来临,守护生命没有假期,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脊柱外二科、小儿骨科的医护人员坚定步伐,守护患者的健康。

脊柱外二科、小儿骨科医护人员表示,解决好患者的急难愁盼问题,需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多想一步,多做一步,踏踏实实向前推进。

事实上,他们确实这样做的。他们的许多工作就是在这样一步一步踏实前行中,惠了民心,暖了民心。
“我们未必光芒万丈,但始终温暖有光,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因为担当,所以追求,大医精诚不朽,永远的新医人!”脊柱外二科、小儿骨科医护人员勉励自己。
来源| 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第六附属医院、第七附属医院
责编|余淼
审定|辛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