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医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医新闻 -> 正文

全国首批!新医大一附院心脏起搏电生理团队成功完成新技术应用

发布日期:2024-01-23  点击量:

近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起搏电生理科汤宝鹏教授和团队成功开展了新型主动固定四极左室导线4798(Attain Stability Quad MRI SureScan ,简称ASQ)的植入手术,成为全国首批(三所医院之一)成功应用该技术的医院,标志着新疆起搏电生理学科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领域迈上新台阶。

undefined

现年77岁的王阿姨患有扩张型心肌病,诊断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最近,她出现了明显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水肿等心衰症状,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没有带来理想的效果,新医大一附院心脏起搏电生理汤宝鹏教授团队经过讨论,拟定为她实施心脏再同步除颤器(CRT-D)置入手术。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D),是器械治疗心力衰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植入左心室起搏电极,使心脏左右心室实现再同步化收缩,从而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但由于经左心室放置的电极受限于患者自身血管情况,以及可能发生的膈神经刺激等因素,往往导致CRT-D的手术成功率较低。

undefined

Attain Stability Quad MRI SureScan(型号4798)是四极左室导线,其位于第三和第四极之间有侧螺旋主动固定装置旋进血管壁,可以降低患者自身血管情况限制,更灵活地固定在合适的左室血管部位,避免了膈神经刺激,优化了起搏部位,为改善心衰带来更好的获益。同时,主动固定也显著减少了脱位风险,极大提高了左室电极植入的成功率。

undefined

术中,造影显示患者靶血管迂曲,这使得传统左室电极放置脱位的风险明显增高。经汤宝鹏教授、张疆华主任医师现场评估,团队决定使用新型主动固定四极左室电级导线(ASQ),将电极主动固定在左室血管理想部位。手术全程仅一个半小时,术后测试各项参数良好,患者心电图显示其QRS波由术前153ms改善至术后89ms,各项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

在本次ASQ植入一个月前,心脏起搏电生理科就开展了体外模拟器的模拟植入工作,结合术者以往的手术经验,为临床开展ASQ置入手术夯实了基础。此次CRT-D的植入,使新医大一附院成为了全国首批三家将ASQ植入应用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医院,是医院在心脏再同步治疗领域的又一突破,将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来源| 第一附属医院

责编|余淼

审定|辛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