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新疆医科大学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PI米娜副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以研究长文形式发表了题为“Local membrane source gathering by p62 body drives autophagosome formation ”的研究成果,揭示了p62小体调控自噬体生成的关键机制。

细胞自噬参与如肿瘤、炎症、微生物感染、免疫防控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对自噬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有望改善或抑制相关疾病或衰老的进程。
在自噬体的形成过程中,自噬体形成的起始和自噬体膜的来源是自噬过程的核心与底层问题,一直是该领域前沿探索的难点与挑战。该项研究开创性提出自噬的起始,研究发现p62体是自噬相关蛋白聚集和膜源的招募平台,p62体在自噬体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是通过空间聚集的形式,无膜凝聚物和膜泡的相互作用可共同调节细胞的功能,阐明了p62体影响从货物分离到双层膜结构形成的自噬体生物发生的多个步骤,这些重要发现加深了我们对自噬中蛋白凝聚体对膜动力学时空控制的理解,为本领域原创的科研进展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极具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开创性突破和应用前景。

系列阳性囊泡聚集在p62体周围

p62体是自噬体形成成核位点的模型。无膜的p62体局部招募自噬体形成所必需的蛋白及膜源,以启动激酶的级联反应及自噬体双层膜结构的形成
本研究是蛋白质组学与基础研究多学科交叉、国内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深度合作的成果。我校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医大一附院、临床医学研究院为该研究的主要完成单位及第一署名单位。该研究得到自治区“天山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的资助。
《Nature Communications》作为Nature系列子刊之一,是多学科类开放获取期刊中的翘楚,致力于生物、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等各领域的高质量研究,2023年JCR影响因子16.6,中科院分区Q1。
来源 | 国家重点实验室
责编|余淼
审定|辛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