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医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医新闻 -> 正文

援疆情|援疆担重任 共话新医情

发布日期:2023-07-11  点击量:

一次援疆路,一生援疆情。第十批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我校援疆干部人才带着使命、带着责任、带着激情,积极融入到新疆医科大学,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在各自岗位上倾力奉献,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学校教学、科研、医疗等各项事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动力,为新疆医科大学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留下了闪亮的“新医印记”。

即日起,学校官方微信平台将陆续推出援疆干部人才工作风采,谨此表达新疆医科大学全体教职工对援疆干部人才的敬意!

援疆担重任 续写中医情

——记援疆干部姜广建

姜广建,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2022年3月11日,姜广建作为中组部第十批援疆干部,正式开始援疆工作。姜广建长期在中医教学一线工作,熟悉中医学科教育教学特点和规律,善于学习研究,对我校中医学院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工作。援疆期间,她辅导帮助中医学院师生撰写国自然项目标书,通过分享自身经验、介绍国自然基金申请的背景知识等方法,让大家对基金指南、基金管理规定和申请书撰写要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帮助学院共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本人也获得国自然地区基金资助。

undefined

针对西北燥证在学院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姜广建牵头撰写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 “针对新疆方域性病证‘西北燥证’的生物学基础探索、病证辨识体系、临床标准及特色方药研发一体化研究”的申报工作,对我校中医学院凝练学院重点研究方向、申报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孵化重大专项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援疆期间,姜广建以联合申报项目和小组团援疆等方式,柔性引进学院急需人才,成功组建三个小组团共计17名专家科技援疆。同时发挥北中医专家优势,联合北中医多位教授开展线上培训和辅导、定期组织开展便于两校学术交流的“燕新名家讲坛”,帮助10余位青年教师参加北中医主办的师资培训班、高级研修班等线上培训,联合两校发表并申报多项论文及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得到中医学院师生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姜广建积极服务社会,工作期间赴阿勒泰和伊犁地区进行考察调研拓岗工作,与伊犁州中医院、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巩留县政府就学生就业、医学人才培养和提升等进行商讨并对养老基地建设、中草药资源保护和利用等献计献策,为困难职工和患病家属捐款捐物。姜广建用实际行动为新疆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推动了我校中医学院科研实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和“健康新疆”培养高水平中医药人才。

援疆不仅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怀

——记援疆干部刘卫

2022年3月,刘卫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报名参加了中组部第十批援疆医疗队,来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担任眼科副主任,开始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

援疆期间,刘卫作为眼科副主任,她首先从科室发展着手,协助科主任调整科室人员组织框架,制定科室的长远发展规划,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学术专长,帮助援建科室建立眼底病内科亚专业,培养眼底病内科骨干1名和重点扶持对象2名,通过带教、查房、跟诊、授课、讲座等形式加以培训和指导。规范和制定眼科影像学检查和常见眼科急诊诊治流程,提高科室人员整体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平。

刘卫坚持开展“援疆专家半月谈”系列讲座达20余次,每月开展面向全疆的线上“光明行新疆指导中心病例讨论会”学术交流,带领大家学习眼底病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进展。

刘卫积极投入临床工作,每周两次专家门诊,近100次的眼内注药手术和眼底激光治疗,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临床技能为广大的新疆患者服务,解决患者的实际需求,获得病人的一致好评。疫情期间一位双目失明的10岁患儿前来就诊,刘主任第一时间诊断为罕见的“双眼特发性霜枝样血管炎”,为了争取宝贵的治疗时机,最终使得患儿双眼视力恢复到1.0,孩子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笑颜。孩子的妈妈激动地说;“幸亏有援疆专家和各位医生的精心治疗,才让我的孩子重见光明”。

工作期间,刘卫积极发挥纽带桥梁作用,通过主持“汾阳直通车”、“汾阳会诊”等线上授课交流平台加强疆内与内地的学术交流,在医院和科主任支持下筹办“新疆·上海眼科学术高峰论坛”和“奉献之光”新疆——上海大型联合义诊活动,促成内地专家来疆开展指导、手术及会诊。不仅如此,她作为联络人促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联体共建医院及远程会诊中心建立,促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加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高度近视眼底病中心以及相关课题合作。

刘卫在疆期间多次深入基层一线,给当地医生授课、教学查房和学术交流,传授经验,到墨玉县、莎车县、阿合奇等地参与巡边义诊干实事活动,切实将医疗服务带给基层百姓,助力乡村振兴,让边疆百姓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正如她自己所说:“援疆不仅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怀!”

  • 来 源:组织部

  • 责 编:董 兵

  • 审 定:辛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