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医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医新闻 -> 正文

女儿“割肝救父”,“微创”供肝获取肝移植助力父女健康生活

发布日期:2023-05-25  点击量:

父亲因急性肝衰竭生命垂危,女儿“割肝救父”,为父亲捐赠肝脏。5月7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赵晋明、肝脏·腹腔镜外科副主任李涛带领肝移植团队,成功为一对父女完成该院第6例全腹腔镜下右半肝供肝切取的成人活体肝移植,供体一周后出院,受体近期恢复良好,下周即将出院。

55岁的马先生患有乙肝肝硬化,4月病情恶化,急性肝衰竭,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为他先后实施了6次人工肝(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的体外支持系统)治疗,延续生命。但病情仍在快速发展,马先生血液中的总胆红素含量高达800μmol/L(正常值应在3.4-20.5μmol/L之间),人工肝治疗只能降低到近600μmol/L,他很快陷入昏迷,生命垂危,尽快进行肝脏移植是挽救他的唯一办法。

时间紧迫,却没有器官捐献的肝源,马先生的女儿31岁的马女士决定为父亲捐献肝脏。此前她已经了解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拥有腹腔镜下“微创”供肝获取技术,希望医院能为她实施这种手术。

“供体安全第一是我们的手术原则,同时,我们尽力满足供体的要求。”李涛介绍,马女士自述比较怕疼,传统开放式供肝获取手术需在右上腹部切开一条长约40厘米的切口,不仅创伤大,且切口靠近胸部,受呼吸运动影响,疼痛较为明显,术后恢复时间长。而在腹腔镜下切取供肝,伤口位于下腹部,远离肺部,痛感轻、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有助于供肝者的术后早期康复和长期生活质量提高,非常适合她”。

活体供肝,切取多少是关键,既要保证供体安全,又要保证受体恢复肝脏功能,“切多影响供体健康,切少了不够用”,李涛说,手术团队经过严密评估后,决定切取马女士54%的肝脏右半肝用作供肝。

5月7日,赵晋明、李涛带领手术团队通力合作,从肝脏的游离、切除,到移植物血管胆道的分离,切断,同时完整保留供者左叶肝脏各管道,一系列精细操作均在全腹腔镜下完成,最终从供者原有下腹部剖宫产切口成功获取右叶供肝,切口仅8cm。对供肝进行精心灌注及修整后,手术团队切除马先生的病肝,植入供肝,逐一吻合血管及胆道。

父女二人的手术共耗时11个小时,术中一切顺利,马女士未输异体血,仅回输了100毫升的自体血。术后一周,马女士就康复出院了,由于肝脏是可再生器官,半年到一年后,她的肝脏将恢复到原先的大小。马先生则在术后第二天就由重症监护室转回普通病房,目前已活动自如,正常饮食。

全腹腔镜下右半肝供肝切取的成人活体肝脏移植手术对手术团队要求非常高,是肝移植手术中最复杂、难度最高的术式,国内只有几家医疗机构有能力开展。李涛介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3年前完成西北首例,迄今仍是西北地区唯一能完成该手术的医疗机构,第6例该手术的成功,意味着全腹腔镜下切取活体供肝的肝脏移植手术在医院进一步发展成熟,带动微创外科与器官移植领域新发展。

  来 源:今日头条—健康新疆

  • 责 编:董 兵

    审 定:辛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