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汤宝鹏教授领衔的心脏起搏电生理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影响因子44.4)上连续发表两篇评论文章,“Flecainide-Associated QRS Complex Widening—What Really Matters”和“Lead aVR Should Not Be Neglected”,分别对该期刊的原有研究论文进行评论。


原题为“Wide Complex Tachycardia and Flecainide” 和“High-risk Electrocardiogram Patterns”的文章是先后发表于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临床心电图学的挑战专栏分析论文,研究了心房颤动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心电图变化和急诊胸痛患者的高危心电图特征。
汤宝鹏教授团队结合临床实际,提出该研究部分结果尚待进一步完善。包括:不应忽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中心电图细微变化给临床的警示作用,及中毒致心律失常的可能性;根据心电图的蛛丝马迹分析患者冠脉病变严重性和对进一步诊治方案的预测等,据此,提出可在上述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评论文章是学术交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评论文章的发表意义被很多国际权威杂志所认可,体现了作者—期刊—读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对于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期刊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新疆医科大学心血管病中心心脏起搏电生理科由汤宝鹏教授率队,是一支具有丰富电生理及起搏经验的医教研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的优势团队,在创新技术研发、使用和引进推广方面创下多项全国、全疆第一,多个领域处于全国最前沿并引领行业发展,为国内培养了一大批高端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手术人才,帮助心律失常患者恢复健康。
来源:第一附属医院
责编: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