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抓住重点群体是关键。做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这一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的工作,成为全国两会上大家关注的话题之一。
住疆全国政协委员、新疆医科大学副校长刘涛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强化这个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是稳就业的关键棋。”刘涛提出,政府应进一步强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宏观指导和调控,出台更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保障政策。教育部门需根据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保证高校人才供给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相匹配。高校应坚持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导向,开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加强就业实践,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和就业技能。大学生则应在提升自身素养和技能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主动树立更加理性的择业就业观。
刘涛介绍,新疆医科大学在促进就业方面采取了系列举措,包括实施就业去向落实率周报制、实践—实习—就业联动机制、就业核查制、督导约谈制度等,并强化督促检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包括加大校园招聘活动力度、校领导带队走访用人单位等多方位拓宽学生就业岗位资源。
“我们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意向数据库,精准对接学生个性化求职需求,今年,将继续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刘涛说。
3月5日下午,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住疆全国政协委员在各界别小组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刘涛委员认为,报告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有特色、有亮点、有创新、有分量,充分展现了人民政协事业的新气象新面貌。作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持续加强学习,积极履职尽责,始终坚持胸怀“国之大者”,心系国事民生,聚焦热点难点,建真言,献良策,聚群力,画好奋进同心圆,以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篇章贡献力量。
来 源:新疆日报/石榴云
责 编:董 兵
审 定:辛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