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开展多样化服务 让就诊更便利
“我们这种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在门口刷一下身份证就能进来,方便多了。”12月6日下午,70岁的张建民来到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简称六附院)在预检分诊门口刷了身份证,测完体温就顺利进入了院内。
记者了解到,当前,乌鲁木齐市各大医院统筹做好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坚持防疫与救治双管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全力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在六附院门口,记者注意到医院设立了核酸采集门诊,据介绍,这是专门针对透析患者设立的。此类患者做完核酸不用等结果,就可以进院做相应的治疗。 “近期,针对慢病患者就医需求多,医院迅速在二楼扩大开药区域。”新医大六附院门诊部副主任袁丽说,这样一来,让老年患者和开慢病药需求的患者,享受就诊、开药、取药的“一站式”服务。 “特殊人群还有特殊待遇,因为近期就医需求大,我们增加了志愿者岗位,安排志愿者帮助老年人或行动不便人员办理医保缴费和取药等。”袁丽说,该院将于12月7日起,增加更多门诊诊室,全力保障患者的就诊需求。对无需来院就诊的患者,新医大六附院持续开展线上和电话24小时健康问诊服务;对需要尽快来院的患者也开启了“掌上医院”预约挂号,避免就诊等待时间过长。新医大六附院副院长阿米娜·依明介绍,为了让患者顺畅就医,及时救治,医院各行政职能部门每日召开专题研判会议,合理病区布局,梳理工作流程,打通各个环节,开辟绿色通道,畅通患者收治,保证患者安全。
新医大一附院为13岁女孩切除腹腔内巨大肿瘤
“看到孩子情况好转,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12月6日,13岁患儿凤凤的父亲张先生含泪感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生们。凤凤来自奎屯地区,10月中旬开始出现阵发性下腹疼痛,通常持续30分钟左右就会缓解,因此也没有引起父母的重视。但是近期,家长发现孩子腹部越来越大,里面有个包块,就赶紧带她去医院检查。
在当地医院做了CT后,结果提示凤凤有腹盆腔的巨大占位,并且有腹水、双侧的胸腔积液,还有心包积液,其腹腔中的巨大肿块可能是恶性肿瘤。
11月18日父亲带着凤凤来到新医大一附院儿科门急诊就诊。CT结果提示有一个腹盆腔的巨大占位,直径大约在40厘米左右。
“当时考虑是个卵巢来源的恶性肿瘤,并且有多处的转移,有肺部、肝脏、腹腔大网膜、腹膜后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等多处转移。”儿科门急诊主任马香萍说,当时综合诊断为右侧卵巢恶性肿瘤合并腹腔多发转移性恶性肿瘤。
“孩子来的时候心率很快,不能平卧,并呼吸不畅。”马香萍说,肿物继续生长下去,会进一步压迫内脏,不但会造成相邻脏器变形、移位,还会压迫器官影响身体的机能,严重了还会危及生命。
“在缓冲病房,我们给患儿做了胸穿,每天大约引流出血性的胸腔积液1000毫升左右,孩子的呼吸得到明显改善,但患儿腹围仍在逐渐增大,约110cm。”小儿普外科主任李万富主持全院会诊,邀请包括妇科、放射介入科、儿内一科、临床营养科、CT室、腹部超声诊断科在内的团队进行综合诊断。
经讨论,能够最有效缓解孩子病情的救治方案是手术治疗,通过切除肿瘤减少腹部张力,明显改善孩子的心肺功能并缓解肠梗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手术风险极高;保守方案是先做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然后化疗,但效果会非常缓慢。
“我想尽自己的能力去救一救我的孩子,不论怎么样,都相信你们。”张先生表示理解手术风险,看着一个多月来孩子这么受罪,只想早日为孩子减轻痛苦。
病情紧急,刻不容缓!11月24日17时,手术如期开展,为了做好这次手术,麻醉科及手术室也全力配合,调配多名精英以保障手术安全。团队打开腹腔后发现,肿瘤与腹壁粘连的非常紧密,完全没有间隙,只能一点一点小心翼翼的把肿瘤从腹壁分开。
“打开腹腔后,大量血性腹水、肿瘤囊液涌出。”作为本次手术主刀医生的樊珈榕介绍,术中见肿瘤侵犯肝脏、腹壁、肠壁、大网膜、腹膜后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等多处,并与多处血管关系密切,手术难度很大,好在术前评估到位,准备充分,团队在手术过程中清理了1000ml腹水、2300ml囊液,所切除的多处肿瘤合并计算共有约10kg左右。
在小儿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及护理下,目前凤凤术后恢复良好,精神状态也很好。
樊珈榕提醒广大市民,这种腹腔肿瘤大部分是患儿有临床症状时才来就诊,但这时才发现肿瘤往往都比较晚了,且小儿的肿瘤病因复杂,尚无有效预防措施,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平常要重视体检,定期行腹部B超检查,必要时需行CT检查,可以及时有效的发现腹部包块,如果发现腹部出现异常的包块,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来 源:乌鲁木齐晚报
责 编:董 兵
审 核:辛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