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医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医新闻 -> 正文

奋战在一线|闻令而动 新医人冲锋在前

发布日期:2022-10-20  点击量:

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投身抗疫志愿服务活动

为尽快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新疆医科大学党委迅速组建研究生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分别前往自治区核酸检测中心、乌鲁木齐硬气膜核酸检测实验室、库尔勒市疾控中心以及部分社区、隔离点等地,参加了核酸采样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一线疫情防控工作。

志愿者招募通知一经发出,各学院研究生闻令而动、踊跃报名。药学院2021级药物分析专业研究生张芮说:“当时接到志愿服务的招募通知,我想到的就是为现在的疫情防控工作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现在依然感到自豪。”

公共卫生学院2022级研究生腾子豪和郑瑞是第二次赶赴一线支援,他们说:“我们在自治区核酸检测中心工作过,比较有经验,这种事让我们先上,一定不负众望。”

经过核酸采样检测、院感防控等专业培训后,研究生志愿者们第一时间奔赴工作岗位,成为自治区疫情防控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累计参与抗疫志愿服务的研究生达400余人次。

在核酸采样实验室,全副武装的同学们需要坚持6到8个小时,有时长达十几个小时,身上都被汗水浸湿,额头及口鼻周围都是深深的勒痕……

面对高强度的工作,研究生志愿者们却斗志昂扬,“实验室工作虽然累,但收获很大。大家彼此鼓励加油,很喜欢一起奋斗的感觉。”第五临床医学院2021级临床班研究生祖克来·艾力江说。

医疗支援小分队倾力为孕产妇服务

“今天孩子的黄疸消退了不少,用蓝光照射的效果很明显。”10月14日,在巴州妇幼保健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主任李淑芬,指导当地医生使用新进的蓝光设备为新生儿做基础治疗。

10月12日,在巴州妇幼保健医院病区内,李淑芬为出黄疸的新生儿治疗

9月28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派出两位儿科医生李淑芬、吴文静和产科护士阿曼古丽·阿不都组成医疗支援小分队,前往巴州妇幼保健医院支援儿科、新生儿科的工作。 

小分队到达巴州妇幼保健医院开展工作时,发现这家成立不久的医院,还没有新生儿专科的医师,现有的医生护士没有管理、照看、治疗新生儿的经验。

 “刚开始医院使用纸质登记,产妇、新生儿没有建电子信息档案,李主任要求我们每接诊一个病人,从转院前就必须拿到电子版信息,没有的当即建立,以便于查找和追踪。”吴文静说。 

李淑芬与巴州妇幼保健医院领导沟通,很快在院里制定出新生儿治疗及护理工作流程,并逐步开展新生儿日常查房和护理管理工作,建立了入院新生儿信息登记表、新生儿交接班记录、出院告知书等。 

机制健全了,李淑芬、吴文静轮班对病区内的产妇和新生儿进行高危情况筛查,并对所有新生儿开展喂养指导、皮肤护理、脐带护理、黄疸监测。

 “新手爸妈存在焦虑很正常,没有带孩子的经验,担心孩子出现各种状况,我们必须帮助他们。”李淑芬说。 

医生们坚持每天对每一个新生儿照看和养护进行现场指导,大大缓解了新手父母的焦虑。“我的孩子生下来一直哭闹,我也很烦躁,幸好每天大夫和护士都过来看,教我怎么抱,怎么喂奶,现在好多了。”产妇徐燕说。 

除了加大院内指导护理及治疗外,小分队还为每一个宝宝建立了随访手册,为出院的新手妈妈,给出详细的照看、注意事项等,方便这些新手爸妈更好地照顾孩子。

 10月12日,李淑芬带领医护人员完成了院内首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蓝光照射治疗。李淑芬说:“我们现在对接收的产妇和新生儿,除了提供相应的监测、指导、照看、帮助恢复外,也开始加大医疗资源整合,开展与孕产妇、新生儿相关的基础治疗工作。”


力保急危重症,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建“绿色通道”

“主任,患者术后恢复的不错,这两天就能出院了。”10月17日一大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脑血管介入应急小组、外三科二组(脑外二科)主任梁文宝与驻守在科室病房的医生通过微信交流,得知自己之前手术抢救的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恢复的不错,他的心更踏实了。

10月12日18时许,沙依巴克区一个高风险小区居民张女士突发昏迷,意识不清被紧急送往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该院急救中心为其第一时间完善各项检查,诊断为脑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情危重。

“脑动脉瘤并非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变。其特征是动脉壁局部结构破坏,内膜弹性层丧失和中膜破裂,导致动脉壁局限性、病理性扩张,存在破裂风险。”梁文宝说,动脉瘤破裂出血发病异常凶险,死亡率及病残率极高,约1/3的患者会当场死亡,若不及时手术,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第一时间挽救患者生命,医院党委指示医务部,迅速启动急救绿色通道,梁文宝所在的脑血管介入应急小组成员们也迅速到位。

术中,需要进入导管室在射线下进行操作,手术团队的医护人员身着近十公斤重的防护铅衣,再加上厚重的防护“套装”,层层紧密包裹,闷热又沉重,面屏和护目镜极易起雾,手术的每一步都要放慢速度,小心翼翼。

最终,2个小时后,梁文宝带领的手术团队成功地排除了埋在颅内的“不定时炸弹”,张女士转危为安。

梁文宝带领团队为患者手术 

“救治危重病人,我们拼尽全力。”梁文宝说,目前,我们脑血管介入应急小组人员全闭环管理,一天24小时轮班值守,一旦接到通知,立即赶赴急诊缓冲手术间,抢救危急重症患者。

据介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作为自治区“绿码”医院,在做好统筹疫情防控的同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决落实好“让人民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的目标要求,保证医院门诊全面开放,急诊、发热门诊24小时开放,接诊除因医院无产科三月以上孕产妇及新生儿以外的所有疾病。

该院院长陈静波介绍,疫情防控期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研判,根据危险程度进行分级、分类收治。医院成立介入应急保障小组全力保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手术,已完成数十例急性心梗、脑梗急诊手术。


来 源:新疆日报 乌鲁木齐晚报 研究生学院

责 编:董 兵

审 核:辛 萍